工作经历:
2009.09-2013.01: 助理研究员/兼任学术秘书,脑影像研究组责任老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智能控制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田捷研究员课题组
2013.02-2018.12: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
2016. 01-2017.1: 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神经科学系,助理教授;放射学系访问副教授
2019.1-present: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术任职情况:
常委/学术副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针刺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国家二级学会),2014-date
副理事长/学术副秘书长,脑科学产学研创新联盟,2017-date
编委及客座主编,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2-date
客座主编, Neural Plasticity, 2017
编委,ISRN Radiology, 2012-date
责编,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2-date
编委及客座主编,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2-date
编委,Humanitas Traditional Medicine, 2012-date
编委,Dataset Papers in Medicine, 2012-date
本课题组招收以下方向的研究生欢迎有志青年咨询报考,同时也欢迎短期访问交流学生来实验室学习交流。
生命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王老师 联系电话:029-82669021
课题组已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美国佛罗里达生物医学工程系以及精神病学系,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了实质性研究与博士联合培养计划。
课题组在开展实验方面,已与亚洲最大的神经影像基地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核医学科以及神经内科),宣武医院(放射科及神经内科),北京东直门医院(神经 内科与影像科),北京中医医院,广安门中医医院,深圳宝安人民医院等国内著名的影像基地及中西医结合基地建立了稳定广泛的合作关系。
课题组在校内合作方面,已和交大医学院及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联合培养学生。
办公地址:生命学院教二楼319室
QQ: 519524392
电子邮箱:bailijun@xjtu.edu.cn
白丽君,女,工学博士学位(电子科学与技术),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1.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图像处理算法研发,脑科学与脑认知,数据质控及标准化成像采集方案研发
2.基于医学影像与标记物海量数据的人工智能影像组学研究与应用
3.X射线及锥束CT成像系统及软件平台研发
4.基于脑-肠轴调控的脑损伤人鼠联合临床转化实验平台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面上项目(5项)的连续资助下,团队负责人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 Top 期刊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IF: 13.65)、BJPsy (IF: 10.56,封面论文并获编辑亮点推荐)、J Neurotrauma (IF: 5.27,封面论文)等发表论文近百篇。研究得到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国际头疼学期刊创始主编、国际头痛分类临床指南总负责等发表在 Nat Neurosci Rev(34.87)、J Clin Oncol (IF:44.54)等期刊的专题评述。我国疼痛学科创始人/针刺研究权威韩济生院士发表《全球针刺研究发展趋势》专题综述评价研究工作:“指出了前人脑响应估计函数背离了针刺自身特性的事实,并提出了适合针刺脑响应的分析方法。”相关研究工作还被写入国际现行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EBRSR。在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石学敏院士担任执行主席的“针刺穴位组学”第364期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将团队提出的脑科学时变建模方法予以行业内推广与临床验证。脑创伤早期诊断与识别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神经外科国家重点专科获得临床应用。
团队负责人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5项。入选陕西省杰出青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北京市科技新星等。出版学术专著5部,包括获得了我国新闻出版界最高奖项“国家出版政府奖”、入选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物、新中国70年百种译介图书推荐目录等。
主持项目情况
1. 国防基础加强项目,项目负责人,2022-2024,140万。
2.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针刺疗效影像学评价及临床应用,2022JC-55,2022.1-2024.12,50万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新生儿局灶性白质损伤预后评估的磁共振成像新技术集成及其临床应用, 2016.07-2018.12,340万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微血管损伤”驱动的轻度脑外伤诱发AD关联病变新机制及风险预测,2021-2024,56万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资助号81771914, 2018-2021,65万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号:81571752, 2016-2019,71万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资助号:81371630, 2014-2017,70万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资助号:81071217, 2011-2013,32万
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资助号:2016YFC0100303,2016-2018,340万
10.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资助号:Z111101054511116,2012-2014,20万
1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资助号:4122082,2012-2014,11万
学术骨干参与项目情况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号:2011CB707700, 2011-2015,2650万
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资助号:KGCX2-YW-129 2009-2013,500万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资助号:81227901 2013-2017,8500万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号:90209008,2003-2006,120万; 结题评为优秀,并追加一年经费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循经取穴治疗偏头痛的中枢响应网络研究,资助号: 30930112, 2010-2013, 170万.
另主持横向课题十余项
学术获奖
科研获奖及入选人才计划情况:
2022年度:陕西省杰出青年
2015年度: 西安交通大学首届“十大学术新人”奖
2014年度: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西安交通大学共入选6名)
2015年度:三秦人才特殊津贴
2014年度: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2014年度: CAA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
2014年度: 中国体视学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第四完成人)
2012年度: 北京市青年科技新星(中国科学院全系统共入选3名)
2011年度: 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1年度: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指导学生获奖:
2013年度:指导学生获校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奖(学院每年一项)
2015年度:指导学生获校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奖(学院每年一项)
2016年度:指导学生获校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奖(学院每年一项)
2017年度: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放射学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国际SCI检索期刊论文
Yizhen Pan#, Xuan Li#, Yuling Liu, Xiaoyan Jia, Shan Wang, Qiuyu Ji, Wenpu Zhao, Bo Yin, Guanghui Bai, Jie Zhang*, Lijun Bai*, Hierarchical brain structural-functional coupling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in Mild Traumatic BrainInjury, Cereb Cortex, 2023.
Xuan Li. Xiaoyan Jia, Yuling Liu, Guanghui Bai, Yizhen Pan, Qiuyu Ji, Zhaoyi Mo, Wenpu Zhao, Yixin Wei, Shan Wang, Bo Yin, Jie Zhang*, Lijun Bai*. Brain dynamics in triple-network interactions and its relation to multiple cognitive impairments in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ereb Cortex, 2023, bhac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