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光能 |
主要研究方向:
机器人触感设计
轴承润滑增效设计与技术
激光精细加工技术
教育经历:
1999.6-1995.2 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机械工程专业
1989.6-1986.7 西安交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1986.6-1982.9 安徽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化学专业
工作经历:
2005.12-2006.2 香港城市大学访问研究,副研究员
2004.04-2004.8 香港城市大学访问研究,副研究员
2003.07-10 香港城市大学访问研究,副研究员
最近访问经历:
2019.4.01-06 香港城市大学
2017.11.1-12.1 美国西北大学
2016.09.02 香港城市大学
2012.9.26-30 香港城市大学
学术研究与获奖:
2007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承担973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 近60篇、EI近60篇,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6项、申请4项,软件著作权1项。主持和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各1项。
2019年度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第6)
2018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第1)
2018年度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8年度指导的博士生秦立果的学位论文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7指导的博士生(张辉)论文获得年度上银优博全国佳作奖。上银优博是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取消后机械工程领域的最高大奖。本年度获奖者共17名,金奖空缺。
2016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第2)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第3)。
海外联合培养博士生:
纳米表面与接触,美国Northwestern University 表面工程和摩擦学研究中心主任, J. Wang教授合作
表面改性与润滑,英国the national Centre for Advanced Tribology at Southampton (nCATS)执行主任,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Ling Wang教授合作
摩擦学与数据挖掘,香港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Meng Hua教授 KS Chin教授(系主任)合作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摩擦学,汽车试验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构造
研究生课程:工程摩擦学,Engineering Tribology
学术兼职:
●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 理事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 常务委员(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极端制造分会 委员
●煤矿综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委员(太原理工大学)
●第三届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 委员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备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分会 常务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 委员(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摩擦学设计专业委员会 委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编委
●《表面技术》 编委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教育部学位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招聘与评审委员会委员
●国内外期刊Friction, Tribology letters, Triboogy International, Tribology Trans., Wear, ACS series, RSC Advances, Journal of Tribology,Proc. IMechE Ser. F,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Biomedical Material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Materials and Design, Advances in Condensed Mater Physics, Industrial Tribology and Lubrication,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facturing,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JMEP, JMBBM,化学物理学报,机械工程学报, 摩擦学学报,中国物理,物理学报,计算物理,航空学报(中、英),中国机械工程,振动与冲击,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等的评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