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
共有7条记录 共有1页面 每页面显示 条记录 页索引: 1 链接到第 页面
Papers 84.杨 燕、高山行,创新驱动、自主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1.10,PP1568-1576,1453 67.舒成利,高山行,专利竞赛中企业R&D投资策略研究:马尔科夫链的视角,管理工程学报,2009.4,P37-41,48 59.徐凯、高山行,技术资源管理对社会资本和产品创新中介作用研究,管理科学,2008.12,PP2-8 58.徐新、高山行、相丽君,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及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十年的面板数据证据,现代管理科学,2008.12,PP67-68,71 57.舒成利、高山行,影响企业专利申请行为因素研究述评,情报杂志,2008.4,PP47-51 56.高山行、徐 新,企业自主创新五个视角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9,PP92-97, 55.王玉玺,高山行,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科技与法律,2008.3,PP25-28 54.高山行、梁 翠,从“亲亲相隐”的人性论谈“亲属拒绝作证权”的立法思考,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6,PP134-136 53.舒成利、高山行,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原始性创新发生机制的研究,科学学研究,2008.3,PP640-644 52.Xu Jiang, Shanxing Gao, Yuan Li. How trust, dependence and prior ties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of alliances,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 Autumn 2008, Vol.34, No.1:1-17 51.Shanxing Gao, Kai Xu, Jianjun Yang. Managerial ties,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novation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Special Issue. September 2008, Vol.25, No.3:395-412 50.Xu Jiang, Yuan Li, Shanxing Gao, The stability of strategic alliances: Characteristics, factors and stag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Vol.14, Issue 2, June 2008, 173–189 49.高山行、黄烨琳、卢 丹,企业技术能力对技术联盟状态影响的实证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8.2 48.徐 凯、高山行,中国高等院校科研投入—产出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Vol.20,No.2),PP97-101 47.江 旭、高山行,战略联盟中的知识分享与知识创造,情报杂志,2007.7,PP8-10 48.刘 怡、高山行,IOS中信任、学习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6(Vol.25,No.6),PP1178-1182 45.高山行、徐 凯、李 凌,技术溢出度量述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6,PP61-66 44.高山行、李亚辉、徐 凯,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2 43.徐 凯,高山行,中国高校R&D支出与专利申请的相关关系研究,科学学研究,2006(增刊.下),PP421-425 42.高山行、贺小雨、胡海平,商业方法专利侵权判定原则研究,情报杂志,2006.7,PP71-73 41.赵丽莉、高山行,驰名商标权人责任承担的法经济学思考,商业研究,2006.11,PP23-26 40.高山行、李学丽,商标权与在先著作权的冲突及解决分析,图书与情报,2006.3 39.高山行、范陈泽、江 旭,专利竞赛中的技术信息溢出模型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6.2(Vol.20,No.2),PP70-73 38.闫化海、高山行,智力资本评价理论和模型研究述评,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6(Vol.16,No.6),PP85-91,96 37.高山行、赵丽莉,对Trips协议专利权三维约束的经济学分析,商业研究,2004.20,PP1-5,6 36.高山行、胡海平,试论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情报杂志,2004.8(Vol.23,No.8),PP5-7,10 35.高山行、范陈泽,反向假冒行为的经济学分析,预测,2004.1(Vol.23,No.1),PP26-29,6 34.高山行、范陈泽、赵丽莉,商标平行进口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中国软科学,2003.8,PP30-33 33.高山行、江旭,专利竞赛理论中的ε-先占权模型评述,管理工程学报,2003.3(Vol.17,No.3),PP47-51 32.戴荣、高山行,市场结构对专利竞赛的影响,预测,2003.2(Vol.22,No.2),PP15-18 31.高山行、赵丽莉,Trips与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冲突问题分析,经济与法,2003.4(Vol.187,No.4),PP26-28 30.孙利辉、徐寅峰、高山行,研究合作组织非对称合作伙伴战略选择,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2(Vol.23,No.2),pp40-44,EI检索号:03177450782 29.江旭、高山行、周为,最优专利长度与宽度设计研究,科学学研究,2003.2(Vol.21,No.2,Apr.2003),pp191-194 28.高山行、赵丽莉,外观设计专利制度保护中的法律问题探析,《外观设计与知识产权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12,pp200-2 27.江旭、高山行,国家专利竞赛体系的构建初探,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编(顾基发主编),海洋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pp719-724 26.高山行、戴荣,弗得伯格模型与我国企业专利竞赛策略,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5(第14卷,第5期), R&D Management,Vol.14,No.5,Oct.2002,pp29-33 25.孙利辉、高山行、徐寅峰,研究合作组织过程激励实施模式,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3, Vol.14,26-30 24.冯珩、高山行,专利竞赛中企业创新动力研究,科研管理,2002.6(Vol.23,No.6), pp80-86 23.高山行、江旭,对盗版及政府作用的经济学分析,预测,2002.6(Vol.21,No.6), pp1-5 22.高山行、郭华涛,中国专利权质量估计及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02.3(Vol.16,No.3,pp66-68), 21.江旭、高山行,中国高校专利战略探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pp13-16 20.高山行、江旭,激励的迟延效应及其分析,中国软科学,2002.1,P70-72 19.冯珩、江旭、高山行,假冒伪劣者与消费者的序列博弈分析,预测,2001.7(Vol.20,No.7),pp9-10,4 18. Gao Shanxing,Jiang Xu,Estimates and analyses of the value of patent rights in China, Proceeding of ICM’2001, Xi’an, May 2001 17. Liu Xinfa,Gao Shanxing,The improvement of law environment for patent race, 2001 ACM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acific Rim Management 11th Annual Meeting,August 3-5,2001,Toronto, Canada,(ISSN No.1532-8260),pp216-223 16.Jiang Xu,Gao Shanxing,Design of Enterprises’ Patent Strateg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Sept.14-19,2002,Shenyang,Liaoning,P.R.China,China Machine Press,pp19-24 15.高山行、刘新法,试论合同法的经济效益观,西安交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14.高山行、翟娜、刘玲,专利竞赛的法律环境分析,科技与法律,1999.4 13.高山行、刘玲,专利竞赛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1999.3 12.高山行、姜锦虎、陈金贤,技术产权界定时的科斯定理悖论,西安交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6 11.高山行,商标图案的版权保护及冲突分析,知识产权,1999.3 10.高山行、翟娜,专利制度对技术信息传播的影响机制,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1 9.高山行,中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变迁模型及其分析,《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编,张维,席酉民,汪寿阳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10 8.高山行、陈金贤,加强与香港的合作,开拓陕西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市场,西安交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7. 冯宗宪、高山行,关于我国关税政策调整的十条建议,经济学消息报,1997年1月24日(第四期),No.212,第三版 6. 冯宗宪、高山行,关于建立我国贸易保护体系的政策建议,经济学消息报,1997年2月14日(第7期),No.215,第三版 5. 高山行、刘新法,合同违约解除的经济学条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增刊 4. 杨凤林、高山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经济学家,1997.1 3. 高山行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阻滞因素分析,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6年第12期 2. 杨凤林、高山行,高新技术与我国的产业现代化发展,科研管理,1996年第3期 1.高山行,潘宇鹏,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科技立法中的应用,科技进步与对策,1992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