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

没有找到条目。
奖项名称 获奖年份 奖项类型 奖项等级 申报部门
国家级人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计划 2016 其他 其他 个人
全国及区域粮食产量预测团队 2015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二等奖 个人
宁东特大型整装煤田高效开发利用及深加工关键技术 2014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个人
中国省际及国际间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 2014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三等奖 个人
农业生物质供应市场收购策略比较分析 2014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三等奖 个人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me collection strategies for industrial buyers in agricultural biomass 2014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三等奖 个人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 2014 其他 其他 个人
宁东特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建设及深加工关键技术 2012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一等奖 个人
新疆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2012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三等奖 个人
新疆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2012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三等奖 个人
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特色与策略研究 2011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二等奖 个人
我国单位GDP能耗的投入占用产出影响因素分析 2011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其他 个人

其他奖项

 
                ♦       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
              ♦       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1997)
              ♦       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

              ♦       西安交通大学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研究内容

          近年来围绕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项目子课题三峡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报告撰写执笔、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节能减排及其政策等重大社会问题开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 余项,近五年发表论文80 余篇,被SCI/SSCI 分别收录16 篇,EI 收录22 篇,CSSCI收录41 篇,被SCI/SSCI 源文分别引用107/104 次,其中7 篇文章进入全球前1%的ESI 社会科学总论高被引论文,"Chinas ProvincialCO2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provincial trade"进入ESI高被引论文,2013年获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提出的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方法应用于能源、粮食产量预测等领域,其中参与的全国粮、棉和油产量预测连续5 年获得李克强等领导重要批示2015获得中科院科技贡献二等奖。新疆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分别获新疆、北京科技进步奖,宁东特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建设及深加工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证书编号:2014-J-25202-2-02-R06)。撰写专家建议被省部级以上采纳6 篇,获全国教育规划优秀成果二等奖。具体成果和学术贡献如下:

        (1)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的节能降耗途径与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基于实际数据调研,自主研发并编制了1997、2002、2004、2007 年30 部门西部、新疆自治区实物价值能源投入占用产出表,建立了能源研究数据、政策信息库、粮食产量预测模型方法库,编制西部、新疆2007 年能源SAM 矩阵并分别构建了能源CGE 模型,从全国、西部、省域层面分别测算价格、产业结构变动、投资、资源税收政策调整等对单位GDP 能耗降低的实际贡献。建立西部能源多目标优化模型测算产业结构优化对我国西部节能降耗的影响,构建31 部门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研究国家对西部产业投资能耗的影响效应,建立了区域碳减排成本效益测算模型,给出了西部发展节能服务业的潜力和成本效益。
          基于煤油汽能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环境破坏的外部性成本,以及能源资源消耗的代际外部性成本,构建了能源产品价值测算模型并进行煤油汽产品的实际价值估计,研究能源比价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价格扭曲对能耗的影响效果,构建多因素综合影响单位GDP 能耗的时变回归模型进行能源价格影响时变弹性测算,给出不同能源价格变动程度对单位GDP 能耗降低的贡献程度,提出通过能源价格调整实现节能降耗的路径和目标。

          农业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典型复杂系统,研究社会经济技术因子(政策、价格、良种、化肥、灌溉、机械、农业生产组织等)和自然因子(土壤、气象等)作用发现,社会经济技术因子在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中起主要作用。收集1952-2014 年主要因素:农业政策、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民种植每亩粮食纯收入、每亩净产值、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食种植面积、受灾面积、受灾严重程度、受旱灾严重程度、化肥施用量、农家肥施用量、良种推广程度等以及国内外供求状况、国际市场价格等30类时间序列数据,以投入占用产出技术为核心进行系统综合因素预测,结果预测粮食产量与国家统计局根据抽样实割实测调查获得的产量相比平均误差为1.9%(目前国际上粮食产量预测的误差为5%左右),已连续35年于每年4 月底对当年全国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预测,并向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报送当年度预测报告,连续5年获得李克强等领导重要批示。

          发表论文40 余篇,其中论文《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household indirec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mpacts of alternative energy policies in China by input-output analysis》《Energy embo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 An energy input-output analysis》被SCI、SSCI 源文章引用40 次,并入选ESI 社会科学总论高被引论文。《新疆资源税征收改革的政策建议》、《新疆“十二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战略选择》等专家建议得到新疆自治区地税局、发改委的采纳;编制的新疆30 部门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占用产出表和SAM 矩阵得到自治区经信委的采纳。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提出的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方法应用粮食产量预测等领域,特别全国粮、棉和油产量预测连续5 年获得李克强等领导重要批示,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项目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编号:2008 软-1-001-03)。2012 年12 月“新疆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编号: J20120225)。

        (2)中国碳泄漏机理、融资过程政府担保及其政策研究
         碳泄漏是指受环境政策约束部门或地区的碳减排量被其他部门或地区碳排放增长所抵消的现象。建立中国能源环境数据库;基于1997、2002、2007 年我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构建碳泄漏模型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受碳强度下降和贸易额度扩大的影响,隐含碳排放在碳排放强度迅速下降1997-2002 年和碳排放总量快速增长的2002-2007 年呈现先平稳后快速增长的趋势;碳泄漏主要通过第二产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却推动着资源密集的内陆省份碳排放增长。为了揭示环境政策的实际收入效应、生产和消费替代效应,基于一般均衡理论构建碳泄漏分析模型,将Baylis 等模型(2013; 2014)的适用范围拓展到分别关注于要素投入和污染物排放的两类环境政策,给出了两类环境政策下部门及区域碳排放量变化的边界条件。发现环境政策通过影响经济规模(实际收入效应)、要素投入(生产替代效应)和最终产出(消费替代效应)的相对价格水平导致碳泄漏;实际收入效应导致负向的碳泄漏,替代效应作用结果不确定;部门及区域碳排放量变化主要由消费和生产替代弹性决定;证明作用于高碳排放强度部门的环境政策推动整体碳排放量下降的结论(Baylis 等,2014)仅仅适用于生产者负责原则。基于生产者负责原则和消费者负责原则计算了“十二五”期间各省碳减排基数,为我国制定“十二五”各省碳减排目标提供依据。

         为了定量阐释环境政策导致碳泄漏量和驱动因素,基于中国两区域环境CGE 模型引入结构分解分析,构建广东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仿真平台,模拟电力生产部门碳排放权约束导致的碳泄漏,测算了环境政策分别通过实际收入效应、消费和生产替代效应导致的碳泄漏量,澄清了各部门对于碳泄漏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电力生产部门的碳排放权约束导致负向的部门间碳泄漏(-92 万吨)和正向的区域间碳泄漏(203 万吨);部门间碳泄漏主要由实际收入效应和生产替代效应决定,而区域间碳泄漏主要由消费替代效应决定;能源密集型部门对应最大的碳泄漏量,是未来应对碳泄漏措施关注的重点。采用跨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中国各省之间交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碳泄漏效应和污染避难所效应影响;论证税负转移机制(前向和后向)和碳泄露(部门和区域)间的关系,将碳泄露分解为财政响应,消费和生产替代效应,不同的税负机制对部门和区域碳泄漏有不同的贡献;给出碳泄漏的迹象和度量上的边界条件和影响因素,澄清碳减排实现的机理。

        澄清了基础设施项目政府担保实物期权特性,以及政府担保的主要内容、层次结构和影响政府担保价值的主要因素,给出我国非政府投资主体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对政府提供担保的期望和需求以及驱动力,完成了我国政府对基础设施项目担保实际调研报告;基于障碍期权理论和方法建立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政府担保障碍期权定价模型,基于B-S 方程构建了浮动投资回报率政府担保定价模型,基于项目价值服从均值回归过程建立了多执行期的基础设施政府担保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基于项目价值服从跳跃-扩散过程建立了政府担保期权定价模型,并通过案例、算例等方式诠释了政府担保价值的影响因素,论证基础设施项目政府担保具有显著的价值。建立了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政府担保激励和监督博弈模型、基于增量和存量的风险贷款担保组合优化配给决策模型,论证了针对具体问题政府对投资者的激励与监督策略,为政府担保风险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构建了政府通过提供价格补贴途径引导投资商投资于秸秆发电项目情况下,政府和投资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给出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最优政府补贴策略、不同情形下的基础设施项目特许权期的决策模式。
         以Smets 和Pablo Burriel 等DS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加入收入、劳动和消费三种税收,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对外贸易作为最终需求的一部分引入模型,构建了CEDSE(中国经济动态随机均衡)政策仿真平台,测算货币、财政和投资以及资源税对单位GDP 能耗的影响效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节能效应等,给出完善我国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政策的总体思路、我国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政策建议提交我国发改委。以国家宏观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机理为基础,基于CEDSE(中国经济动态随机均衡)政策仿真平台,评测已出台的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等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的拉动效应;根据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给出当前我国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基于Bayesian-PDLS 动态效应模型和VAR 模型测算等,对2008 年9 月以来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未来相机货币政策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在Energy Economics、Energy Policy 等知名能源期刊上发表论文5 篇,《China’s regionalCO2 emissions: Characteristics, inter-regional transfer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ies》等同时被SCI、SSCI 检索,并入选ESI 社会科学总论高被引论文。在国内《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发表论文50 余篇。2012 年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3 年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014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文化建设和大学治理等方面具有独特见解,出版专著5 本,撰写专家建议被教育部科技委采纳6 篇,获全国教育规划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