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八卦

  

1. 这里推荐的书和视频课程是一些入门的初级读本或教程,针对几乎没有语言学知识的学生(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或者一些博士生;另外,这里的语言学知识不是指国内流行的语言学读本如《语言学教程》(胡壮麟),也请不要把这类课本当做理解语言学思想的教材。)

2. 有意愿报考认知语言学以及对句法语义等感兴趣的学生,可提前阅读;如需其他学习书目或和选题相关书目,请邮件联系(邮箱地址见个人简介)

3. 出于版权考虑,此处书目不提供电子版,如有需要,也可邮件联系。

 

语言学入门

 

Larson, Richard. K. Grammar as Science. Cambridge: MIT, 2010. 

语言学首先是一门科学(这也是国内流行语言学教程最大误导的地方)。语言学怎么就是一门科学?语言学怎么就属于认知科学?语言学到底要干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可参考这本生成派大牛Larson写的《作为科学的语法》。

搞认知的常常忽略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研究的语法的本质是什么。语法有多个理解。一个指我们教学生的语法,一个指我们大脑中能够让我们说话的语法,一个是我们模拟大脑让我们说话的那个语法的语法。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对象和生成派是一致的,我们都要做的是语法的第三个理解,就是模拟大脑真实语法的语法,或者说对这个语法做出假设。问题在于,太多搞认知的把自己和生成派完全独立开来,认为你们搞的我都要反对。岂不知,这些认知派大牛都是生成派的反动分子,本身就继承生成派的根本观点。搞认知的不看看生成的理论根基,或者看不到和生成派有相同的理论目标,这个认知语言学就很难深入了。Larson的这本书实际上讲的就是这个根基问题,把语法定位为科学,如何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语法,如何在认知科学的范式下看待语法。而且,这本书浅显易懂,不要求语言学的基础,只要懂点英语都可以读,是一本理解什么是语言学,怎么研究语法的基础教材,也是一本理解生成派理论根基的基础教材。

 

Isac, D. & Reiss, C. I-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Science. Oxford: OUP, 2008.

这本书把语言或者语法看做是心理知识的组织,也就是心智语法,这是研究语言的前提假设。读这本书需要吃透这个思想。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看待语言也是以这个假设为基础。汉语学界把构式当做一个工具分析汉语,常常忽视了这个基本的前提,这也导致对汉语的构式研究争论不休。缺少对这个大的理论背景的思考,自然会对构式有不同的意见。

 

Martin Hilpet:语言学入门教程(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明了的语言学入门视频学习教程,发布在You#tube上,是了解语言学这个学科要干什么的很好的学习材料。也可以到哔哩哔哩学习(网址

 

Martin Hilpet: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 

这是语料库研究的方法入门,适合了解如何从大量语料的角度用怎样的方法来研究语言,发布在哔哩哔哩网站上网址) 

 

现代语言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modern linguistics) 

这是MeTel教学资源平台上的一门语言学入门课程,包含了整个课程的视频,可以在学校自学。这门课程也是语言学入门的简单易懂的课程(网址)。

 

简明句法学(syntax) 

这是一个在B站上关于句法或语法是什么的简明教程。内容浅显易懂,适合本科生浏览了解。思想是,语言学家何以可能把syntax当做是一个自然科学(或者理科而不是文科)来研究。适合空闲时间浏览学习。(网址)。

 

认知语言学入门

 

Lee, D. Cognitive 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这本书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归纳总结了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思路和问题,阐释了认知语言学前期(1987-2000)的一些基本理念、思路和研究问题。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易懂。

 

Taylor, John. 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这本书也是认知语言学入门的必读书,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很早就引进到了国内。认知语言学的内容非常繁杂,读一些导论或百科类的书,一时半会儿难以摸到头绪,认知语言学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不知道。这个总得有一个突破口,这本书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突破口,或者一个线索。这本书主要是从典型范畴理论出发来看待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的组织,如词汇、句法构式、语法成分等等统统都是典型范畴的组织模式。而且,Taylor行文流畅,语言简练,非常值得模仿。所以也是我推荐语言学入门的一本重要的著作。

 

Hilpert, M. Construction Grammar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English.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4.

这本书是构式语法的入门书,构式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句法理论之一。开山之作是Goldberg 1995的“Constuctions: A Constuction Grammar to Argument Structure”。但是,这本书相对来说,阅读难度大一些。Hilpert讲解的构式语法理论相对就简单多了。另外,Hilpert在You#tube上专门做了一个构式语法教程讲这本书和构式语法(哔哩哔哩的网址),作为入门的初级读物是很不错的选择。


Taylor, John. R. Cognitive Gramma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这是我推荐的第四本书,认知语法几乎可以算是最难懂的语法理论了。段子说大牛Langacker上课,学期初选课的学生大教室都坐满。学期末,课要结束时,听课的剩下聊聊几人。可见认知语法的难度。又有国内圈子牛人做他学生专攻认知语法,后颇具心得。跟Langacker谈,Langacker说,你这还没入门呢,后来我就不说了。有幸专门求证,是真事。能把一个如此复杂的理论阐述出来,还要做到让人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本书的优势是,把认知语法这个复杂的理论中核心的一块抽取出来,简单明了的讲了出来。抓住这块,基本上可以说抓住了认知语法理论的相当的一部分内容了。要了解认知语法,读读这本书挺好。这本书现在也引进到了国内,很有厚度。

这里再啰嗦几句。遇到很多同事同学学生,说到认知语言学,必提到国内某某,说我买了他的书云云,作为研究,想要了解认知语言学,还是读读国外原著的好。

 

 

 

********************************************************语言与认知的随笔*******************************************************


谈“study”                  

什么是研究?什么是学术研究?就是单词study,不是learn?恐怕很多已经有了入学资格或者在读语言学或者文学的学术硕士研究生都还一脸茫然。是让自己增加知识?推进技术进步?还是学习知识?开阔眼界?

实际上,研究就是针对某个语言学或者文学尚存问题(也就是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某种科学手段或方法进行论证加以解决。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想想看?什么叫学术能力,研究能力?不就是自己基本掌握这样的逻辑思维或者手段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

四年的大学教学,就英语专业而言,完全是learn的思维,几乎或完全缺失了study的思维。更有太多学生把自己圈圈在learn的思维,尽管知道study,也不愿去做努力或尝试转变。殊不知,研究生学习的精髓也就在“研究”了。而且,这也是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所最需要的,未来的社会和工作所需要的。

 

谈“语言和语言学”                  

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语言学?这个问题原本一个以任何语言(汉语、英语、日语、法语等等)为专业的学生都应该知道的问题,反而看上去越来越难回答了,尽管这些专业都开设语言学的课,也都上这样的课。

一方面,是我们学生把语言专业的学习纯粹当成了语言学习。这两个不同的东西被混为一谈了。另一方面,语言学课所使用的教程是各种各样的理论、各个方面的大家,俨然就是一本系统的百科全书(可以以考研必备的某某大作为例),但是始终没有让人琢磨透语言是什么,语言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姑且留下来供思考。

 

 学位论文到底是要干什么?                  

这是这几天参与了不少论文答辩的一些感想,针对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

一、写两三万英文的论文是要干什么?就这个问题,估计少有做了三年“研究”(真不知道是不是该用研究这个词)的学生,都不知道究竟写论文是要干什么,觉得就是要完成毕业要求么。这是很直接很实用的答案。假如就是完成必要要求的话,不写也罢。花了三年的精力写了这个玩意儿真是没必要的。是要干什么?是要解决一个问题,一个你就某个领域感兴趣而且目前尚未解决而且还有一定价值的问题。这么多页实际就是要解决一个问题。动不动扯上四五个问题,而且相互也看不出什么关系,说得好听是解决的问题多多,说的难听就是多找几个问题好多分几章凑凑字数。这个问题,就参加的这些答辩看,还是比较符合这些论文的现状的。

 

二、你需要选择什么样的问题?就某个理论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某个文学中某个描写的现象或者结尾或者开头谈个问题?对某个语料库中出现的现象的描写提个问题?任何一个现象,任何一个作品,任何一个理论,你都可以扯出一堆问题。论文的研究问题指的是你论文最核心的必须解决的能够带来价值的问题。把这些根本解决不了或者理论上都预设了或者点点个数就点出来的或者读读就知道的或者整天都在报道的结果的问题拿来,这个凑数的当次。

 

三、说说文献回顾。一个典型的回顾方式,国外干了啥,国内干了啥;有啥没干,我干了,所以我这个论文写得就有意义。这是普遍的论文模板。不知道这个模板是哪个老师或者学生发明的,搞的都千篇一律。不是这就错了,而是说,这就是根本没明白写文献的目的到底是干啥的。写文献干啥?是帮你提出问题的。梳理别人的东西,看看别人没有解决什么,争论什么,存在什么问题。梳理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所以,梳理文献是跟着问题走的。真不知道哪位大神搞了个国外vs国内的区分。下一个,别人没做,你做了,你就填了个gap?天底下的gap多了去了,你是不是都去填一下?没干是没啥意义没干?还是没能力干?还是真的值得干?这几年了,审过的,答辩过得,没看到一个论文思考了这个问题。

 

四、再说说研究对象或者材料。文学方面,选了一个小说或者两个小说,想过为什么选一个而不选两个没有?想过为什么就选了这两个而不是其他两个或者换掉一个没有?为了图自己方便而选,觉得符合自己研究而选,都难说都是做研究。这里的问题还是,你的研究问题是什么?把问题定位在地位所以才必须选这一个或者两个小说?大谈这个小说那个小说好,只能说还没研究入门。语料方面,为什么选了这样的语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什么样的理论背景让你选这样的语料?我觉得我能搞定,我就这样选。这也不是做研究的样子。

 

五、说说理论框架问题。理论框架没看到有像个样子的。一个理论框架占论文的一页纸甚至就两个小段。一个理论框架占了全论文的两三页纸。就这篇幅能把一个理论说全了,估计得是大家都不敢这么高,一般的研究者更不敢。但是,我们敢。还有,觉得一个理论不够或者字数不够,多搞几个理论,这样就从不同的理论方面来写,又可以水几章凑字数。这个路子也极具诱惑。岂不知理论多了就有一个相互协调的问题?套这个思路,是不是我可以把化学的分子式加物理学的重力来写一个分子式+重力来解释铁球落地?这样的论文是要干什么?一个理论就真的不够凑字数了?

总之,研究生要真的做到“研究”两个字,做到“思考”两个字,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圣诞节的关公”和一则笑话

 
圣诞节的关公:
 
蚯蚓一家子:

蚯蚓一家这天很无聊,小蚯蚓就把自己切成两段打羽毛球去了。蚯蚓妈妈觉得这方法不错,就把自己切成四段打麻将去了。蚯蚓爸爸想了想,就把自己切成了肉末。蚯蚓妈妈哭着说:“你怎么这么傻?切这么碎会死的!”蚯蚓爸爸虚弱地说:“……突然想踢足球。”

 

一个是图,一个是笑话,看似好不搭界,但是都会让乐哈哈。乐完后想过没有,这两个不搭界的现象实际上具有一样的认知本质,你能get到这里的梗吗?不明白的话,可以翻翻看Fauconnier & Turner(1998, 2002)提出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了。

  

  “一锅饭吃了十个人” vs “十个人吃了一锅饭”

通常,我们会说,“人吃饭”而不是“饭吃人”,换言之,施事(人)和受事(饭)在句法上会分别充当主语和宾语。而语言的有趣之处恰恰就在于打破常规。

而且,英语也存在这样的句子:The bed sleeps five people. 这说明这类现象并不是汉语所特有(英语的处理办法是把这个句式当做中动句(These chicken kill quickly))。

“一锅饭吃十个人”这句话里面涉及了怎样的认知机制?“一锅饭”、“十个人”如何分别实现为主宾语?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思考,终于对这个问题有了一点认识,整理出了一个看上去还算是合理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这个现象的讨论有所贡献。

 

 “车厘子”和“樱桃”

在复杂理论与语言发展的课堂上,讲到了语义的百科观。这里的问题是,语义的范围到底有多大?传统看法是采取特征的处理办法,bachelor就是没结婚的男同志。问题是,“pope”算不算bachelor?认知语法提出,语义的性质是百科的,这类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bachelor实际上蕴含了一个marriage的概念框架,Lakoff称作理想化认知模型。bachelor是参照这个模型来理解的,指那些本来应该结婚而出于某些原因没结婚的男同志。“车厘子”和“樱桃”都是指同样一种水果,但是“车厘子”明显就高大上一些。这是因为英语音译的知识是“车厘子”语义描写的一部分,“樱桃”属于我们土生土长的“菜”。这也就解释了不少宣传、产品名称什么的非得搞一个英文音译的名字。这些名字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语义和语用

                       A: What’s the fly doing in my soup?

                       B: Madam, I believe that’s the backstroke.

A质问服务员,苍蝇怎么到我汤里了!B却回答,这是在仰泳。这是What’s X doing Y”构式。问题是,如果假设质询义源自于这个结构的会话含义,但我们如何解释下面的句子呢?

                  a. What is this scratch doing on the table?

                  b. What do you think your name is doing in my book? 

Fillmore & Kay 19993

这里的梗在于,假设质询义是语用学的,但从上面的两个例句看,它是语义学的。到底质询义应该是语义学的还是语用学?我们怎么定义语义学和语用学?Morris的三分法是否还能维持?这是意义研究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但是,目前深刻反思这个问题的学者寥寥,国内更是没见有人谈。不论是语义学还是语用学的研究者,似乎都有一种定论:这就是,我说是语义就是语义,我说是语用就是语用。

量词相关的问题                     

看一个“的”字短语:二两的螃蟹。发现里面的歧义没有?

。。。

。。。

。。。

。。。

。。。

这个短语既可以指一只螃蟹,这种螃蟹是二两那种的;也可以指几个螃蟹,总共二两。问题就是,表面上是同一个短语,怎么会表达出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呢?《外国语》第三届青年学者论坛上有学者讨论了这个问题。怎么看这个问题?生成语法的处理当然会处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句法结构,一种是量化,一种是表示类型。这里的问题是,同一个“的”字结构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现象?很值得思考。

 

认知动因                   

暑假准备完成的两个问题是,伪定语句“他的老师当得好”和施受颠倒句“一锅饭吃了十个人”。

前一个问题涉及认知语法的最新理论即动态观照,后者涉及到论元实现的观照分析问题。这些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的句子常常具有深刻的认知动因。挖掘这些句子背后的东西,并把它们同其他语言现象关联起来,一直是认知句法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虹鳟”是不是三文鱼?这是一个语言学问题                   

时下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是“虹鳟”到底是不是“三文鱼”?而且这个问题到了上纲上线的地步。

这个问题的回答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三文鱼”?“三文鱼”作为词汇它的语义是如何组织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和“a tiger is a cat”一样,“老虎”是“猫”吗?典型范畴理论实际上早就给出了答案。

 

 修改论文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                   

今天修改完了一篇论文。论文从2017年投稿到现在,经过了一审、二审、外审,反复修改了3次,又经过编辑部来回修改了3次。论文现在改的面目全非了,但是,这个过程中,有这么多老师就你的话题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意见,小到文字,大到思路,想来自己学到的已经不仅仅是写这个论文本身了。

 

这个隐喻怎么搞出来的??                   


转喻和隐喻                   

隐喻和转喻存在于语言的任何方面。聊天时,夸某个人时说:这个人就是“教授中的战斗机”。这是一个NP的NP结构,我们还可以说,他是“教授中的教授”。这里的第二个教授指最好的教授。问题:这里的“战斗机”似乎和最好的教授一致。如何这么看,这就是一个隐喻。问题是,这里的战斗机何以可能实现“最好的”而不是一般的 教授呢?这个问题似乎不仅仅是把战斗机看做是最好的教授这么简单。

 

 语言的创新性                   

语言的创新性就乔姆斯基而言,就是语言的递归性,也就是类似于He ate this apple which is bought by John who....。问题是,这样的创新性是否真的就是语言的创新?比如,大家常说的“樱桃自由”,这里把“自由”当做一个词缀;再比如,拔草,除草,种草,指的是购买欲的问题。这种创新明显比递归性更加进了一步,指建立了一个新的认知关联,造就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同时,这种语言创新也就可以更加自如地适应现在变化的社会(指对新生事物的概念化)。在这个意义上,认知语言学的创新更强调语言和认知的关联,强调认知加工的重要作用,似乎比乔姆斯基的递归性更高一筹吧。

 

王阳明的心学与认知语言学                   

这个话题太大,这里就谈王阳明的经典的话: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这里给出认知语言学的两个层次的解释:

我们看到任何东西,都是带着一副有色眼镜来看的,这就是对这个东西的观照(constrtual)或者识解,从而会聚焦于某些方面,会忽略某些方面,或者从一个角度,或者选择另一个角度。我们看的时候已经做出了选择,此时,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可以解读为“我们使之明白起来”。我们没有看花,我们也就对这个事物无从识解,此时“同归于寂”。

第二个层面很难理解,有些哲学的味道。我们追问,现实世界是否是真实存在的现实世界?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我们所认识的这个现实世界本质上是我们对这个现实识解的解释(interpretation)而已。换句话说,你看到花,你不是仅仅看到花,而是对花的各种相关知识解读都会激活,你看到的是“花”吗?不是,你看到的是对“花”的一种认识或者解读。你“看到”花,实际是你解读了花或者认识了花。

话一旦说出来就偏离了话的原意,姑且这里尝试解读一下。

 

一桌子的菜vs一桌子菜                   

量词是汉语的一个有趣的话题,免不了再谈。这两种说法都成立,问题在于,这里提到的两个桌子是不是同一个意思?桌子就是那张实实在在的桌子?词语的意义到底在哪儿?桌子到底是不是桌子?对这些问题的深究才能看到语言的本质。

  

网络语言的问题              

当前,网络语言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的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对语言的本质的思考很值得研究,有幸参与了交大的新港报告的Language & Literature Series,做了关于《网络语言:创新与认知》的报告(可点击报告观看),汇报了自己观察这些网络语言现象以及其中涉及的认知问题的初步分析。中间涉及的很多有趣的问题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做的课题。


中国称谓的问题                   

转帖一个称谓的变化现象: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同志满天飞;第二阶段,师傅漫天飞舞;现在,老师,或者大哥、大姐、大爷、叔叔等等亲属称谓。这些称谓反映的是,心理认知、社会距离、社会关系等等的嬗变,如何从这些角度去探究人与人的认知心理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