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 马胜强

 

职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在院系: 材料学院 / 材料加工工程系 / 铸造及耐磨材料研究所

 

联系电话: 029-82668606,13519141142

 

邮箱: sqma@mail.xjtu.edu.cn

 

个人主页: http://gr.xjtu.edu.cn/web/sqma 

 

研究方向: 金属腐蚀与防护、定向凝固金属材料、金属耐磨材料与组织控制、高硼高速钢控制技术、生物可降解锌合金

 

省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锌基新材料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网址:http://zhongxin.sxxyyxgs.com/  

 

联系方式

作者还未对该模块添加任何内容.

站点计数器

我的新闻

研究领域

个人简介

 

     马胜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3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并留校任教,师承邢建东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强韧金属耐磨材料、金属腐蚀与磨损、高性能锌合金、定向凝固组织与控制。现任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锌基新材料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网址链接:http://zhongxin.sxxyyxgs.com/)。兼任西安市铸造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陕西省摩擦学分会理事、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委员、全国材料与器件科学家智库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理事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学部函评专家、教育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专家库专家、国际SCI期刊《Frontiers in Materials》、《Materials》、《摩擦学学报》、《表面技术》、《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等杂志编委。2015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2023年第十三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2022年指导学生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高教主赛道金奖,教育部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4年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首席科学家。

 

    主要研究经历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中国博士后基金、博士后特别资助2、陕西省自然基金1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中核集团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自由探索项目等纵向课题3项,横向课题6项,作为第一参加人承担国家基金面上项目(51271142,80万)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项目(20110201130008,40万)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总装备部国防973、科技部国家863计划及863重点重大课题部分研究工作;22012-2016年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博士后;32016.12-2017.12国家公派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42018-2019年在国家自然基金委工作

 

    主要学术成就:12015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具有热损伤自生长膜的铁基合金制备技术及应用(证书编号:2015-132);2任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委员(证书编号CSTM00872/FC99/TC01-030);(3)兼任《Frontiers in Materials》、《Materials》、《摩擦学学报》、《表面技术》、《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铸造》、《铸造技术》等杂志编委;3发表包括Acta Materialia、Corrosion Science在内的SCI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1章,中文著作1部。申报美国发明专利4件,日本发明专利1件,已授权美国发明专利3件(Patent No.: US11307126B2、No. US11878344B2等)、澳大利亚授权专利1件(AU 2020100387);4作为Acta MaterialiaCorrosion Science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等国际杂志特邀审稿人;(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教育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主要创新点1发现抗蚀合金界面结构设计与协同调控方法(界面组相协同钉扎新途径);2揭示了低熔点液态金属腐蚀行为与界面流体交互效应;3阐明液态金属腐蚀新机制与控制晶/相间脆化行为新途径;4揭示了降低流体金属腐蚀与冲刷交互作用损伤及界面流体阻流控制新方法。

 

 

          联系方式: E-mail:sqma@mail.xjtu.edu.cn;Tel:13519141142。 

 

 

 研究领域或方向

定向凝固合金及先进耐磨材料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Alloys

先进生物可降解锌合金Biodegradable Zinc-Based Alloys

抗流动锌液腐蚀磨损交互作用(Interaction of Corrosion Wear

钒微合金化高硼高速钢(Vanadium Microalloyed High Boron High Speed Steel

铅冷堆液态金属应力腐蚀及脆化(Liquid-metal Embrittlement & SCC

新型储能材料制备及储热机理(Phase Change Materials

 

工作经历

● 201712-至今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 201612-201712 国家公派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访问学者

● 20123-201712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

● 20125-20173 西安交大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博士后

 

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项目负责人)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Si/Fe2B趋向协同作用下Fe-B合金“根须结构”膜形成机制及抗锌液空蚀机理,54,主持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定向凝固Fe-Cr-B-Si微叠层合金膜/基取向钉扎效应及抗氧化磨损机理58,主持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定向凝固高硼高速钢取向析出机制及抗高温磨损机理60,主持

● 国家基金青年项目:Fe-B合金耐锌液冲刷腐蚀的交互作用及其转型机制研究,26,主持

●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22GXLH-01-28):生物可降解锌合金的往复镦挤变形关键技术及应用,50万,主持

陕西省自然基金:有机/无机纳米胶囊相变材料,2,主持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基体/Fe2B组相形态诱发界面取向钉扎效应及抗锌液冲蚀机理,4,主持

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定向合金抗流动锌液冲蚀,15,主持

中国博士后基金:新型储热材料制备5,主持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类):锌液腐蚀行为及耐蚀机理10,主持

陕西省博士后基金:定向凝固合金抗流动锌液本构关系,2,主持

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高硼高速钢沉淀析出机理,15万,主持

● 横向课题(***有限公司):回转体类钢构件液态模锻工艺与技术开发,100万,主持

 横向课题(***有限公司):堆焊层组织结构与失效分析研究,主持

 横向课题(***有限公司):生物可降解锌合金的组织设计、制备与生物相容性研究,80万,主持

 横向课题(***有限公司):***锌基复合材料的协同制备与高强韧高导热技术开发,105万,主持

 横向课题(***有限公司):***复合一体式制动鼓技术开发,100万,主持

 横向课题(***集团公司):ODS FeCrAl合金研发、高温变形行为及离子辐照腐蚀机理,135万,主持

 横向课题(***有限公司):7N级超高纯***制备技术及装备开发,160万,主持

 横向课题(***有限公司):高端***产品工程化关键技术,主持

 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基金):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7N级超高纯***制备技术及智能装备科学家+工程师”(编号:2024QCY-KXJ-001,批文:陕科发【2024】1号),首席科学家,总经费190万(其中科技厅拨款30万),主持

 

 

    参加课题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51271142):Fe-B合金组相形态诱发界面“取向钉扎”效应及其耐锌液冲蚀-磨损机理,80第一参加人

博士点基金优先项目(20110201130008):Fe-B合金抗锌液冲蚀磨损机理研究,40第一参加人

● 总装备部国防973项目:XXXX强韧性与导热性关系,100万,参加

● 国家863重点:大型钢铁基复合材料构件制备技术及规模应用,171万,参加

● 国家863计划:铁硼钛铸造模具钢的研究,91万,参加

横向课题:重载货车刹车鼓材料技术开发,参加

 

 教学任务

1. 承担机械学院本科生三年级课程《材料成形技术基础》,上课人数约100

2. 承担材料学院本科生四年级课程《材料凝固成形方法》,上课人数约20

3. 承担材料学院本科生三年级课程《材料科学基础》,上课人数约30

4. 承担研究生课程《材料成形传输原理》,上课人数约30

 

主要论文

第一或通讯作者(标注为“*”)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详情如下:

[1]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Acta Materialia, 60 (2012): 831-843.

[2]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Acta Materialia, 115 (2016): 392-402.

[3]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Corrosion Science, 78 (2014): 71-80.

[4]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Corrosion Science, 53 (2011): 2826-2834.

[5]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199 (2017):   356-369.

[6]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132 (2017): 1-9.

[7]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Materials Letters, 211 (2018): 281-284.

[8]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30 (2015): 257-265.

[9]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161 (2015):  65-73.

[10]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205 (2011):  4902-4909.

[11]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204 (2010):  2208-2214.

[12]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61 (2010): 866-872.

[13]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527 (2010): 6800-6808.

[14]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132 (2012): 977-986.

[15]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457 (2011): 219-224.

[16]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et al.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732 (2017): 24-31.

[17]  Shengqiang Ma, Jiandong Xing, Hanguang Fu, et al. Wear, 2018,  412-413: 60-68.

[18] Shengqiang Ma, Jinsuo Zhang.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2019, 147: 43-49

[19]  Guangzhu Liu, Shengqiang Ma*(通讯作者), et al.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30 (2015): 727-735.

[20]  Guangzhu Liu, Jiandong Xing, Shengqiang Ma*(通讯作者), et al.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 46 (2015): 1900-1907.

[21]  Yong Wang, Jiandong Xing, Shengqiang Ma*(通讯作者), et al. Corrosion Science, 112 (2016): 25-35.

[22 ] Yong Wang, Jiandong Xing, Shengqiang Ma*(通讯作者), et al. Corrosion Science, 104 (2016): 260-268.

[23]  Yong Wang, Jiandong Xing, Shengqiang Ma*(通讯作者), et al. Corrosion Science, 98 (2015): 240-248.

[24]  Yong Wang, Jiandong Xing, Shengqiang Ma*(通讯作者), et al.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30 (2015): 852-859.

[25]  Yong Wang, Jiandong Xing, Shengqiang Ma*(通讯作者), et al.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24 (2015): 2444-2450.

[26]  Yong Wang, Jiandong Xing, Shengqiang Ma*(通讯作者), et 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2 (2016): 49-56.

[27]  王勇, 邢建东, 马胜强*(通讯作者) .  Fe-B合金在锌液中冲刷与腐蚀的交互作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497):92-97.

[28] 刘广柱,邢建东,马胜强*(通讯作者)定向凝固Fe-3.5B合金耐锌液冲蚀性能研究,稀有金属科学与工程,20164510):2568-2572.

 

授权专利

1马胜强,邢建东,陶鹏,何雅玲等. 一种低温箱变蓄热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ZL201510043958.3.

2】符寒光,郑开宏,马胜强. 一种高温抗磨铸钢及其制备方法. ZL 103343289A.

3】皇志富,邢建东,高义民,马胜强. 一种提高Cr23C6抗氧化和高温力学性能的方法 ZL201310332600.0.

 

获奖及荣誉

  • 2015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 2023年第十三届中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
  • 2022年指导学生获第八届“互联网+”金奖、教育部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 2024年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首席科学家
  • 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宣传先进个人(2014年)
  • 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班主任(连续两届),2020、2021年度
  • 西安交通大学第八届教学团队(6/13),2023年度
  •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锌基新材料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创源之星”一等奖
  • 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干”、“贝卡尔特”奖学金等

 

   目前,课题组在读博士生、硕士生12人,已毕业硕士生10余人)。每年参加国际、国内等学术会议2次。

 

         每年可招收博士生1-2名,硕士生2-3名。

 

   热烈欢迎有志青年及学子报考相关方向的研究生,实现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