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乃大

分享到:
有容乃大
发布者: 杨琳 | 2008-12-05 | 1196

有  容  乃  大
     —— 大学精神随想

     “铁马 秋风 塞北”,曰其壮美,“杏花 春雨 江南”,曰其秀美;“大江东去”有其气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其情韵……。缤纷的景致,触发了我们丰富的情感;多元的风格,构成了我们多彩的生活。漫步春之校园,我们也常常为展现在面前的景象而怦然心动,感触万端。
      溢香、高洁的腊梅刚刚惜别冬日的残雪,鹅黄、玲珑的迎春花已迫不及待地吐露芬芳;冷艳、馥郁的紫丁香正在春风中摇曳,雍容、华贵的牡丹已竞相绽放;南国情调的棕榈与北疆气质的雪松共生共存,雅致沉稳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宏伟的活动中心相映成辉;方才还徜徉在东花园里追寻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飘逸,转眼已置身于东洋樱花的如霞落英之中……。
      这也许就是大学的风格,大学的魅力也正在于此。理性与宽容、自由与平和、传统与现代、阳刚与阴柔……。一切的风格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 学 人 生

      无论你腰缠万贯还是一袭布衣,无论你叱咤风云还是默默无闻,无论你才高八斗还是小荷初露,在这里,你都应有权拥有属于你驰骋思想、表达观点、发挥自我的空间。你可以外表不羁,内心却深藏炽热的情感波澜;你也可以囊中羞涩,却仍孜孜于思索历史,指点江山;你还可以身居斗室,却纵横恣肆,激扬文字,谈地论天……。在这里,没有高低尊卑,人们只俯首于真理的面前。思想在这里相互激荡,观点在这里自由论辩,精神在这里获得新生,文化在这里焕发生机……。
      这大概就是我们所憧憬的大学,大学的魅力也正在于此。荡涤了一切世俗之物,惟有赤裸的真诚。思想的驰骋往往是超越于功利之上的,这里的人们为追求科学而相聚,视真理为生命。民众视这里为净土,渴望沐浴在真知、真理之中。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们,便将从这里获得的滋养深深地镌刻在灵魂之中,历经岁月、生活冲刷而永不泯灭。  
      生命是短暂的,对于珍视生命、情感细腻、思维深刻、感受丰富的人们来说,更需要在短短一生的经历中添上大学生活这一页,来提升生命的价值。

大 学 使 命

      一百年前的戊戌维新虽只短短百日便告失败,但却留下了作为北大前身的“京师大学堂”。历史老人是睿智的,在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开端,就将这一使命郑重地交给了可以引领人类精神文化之帜的大学。而北大也的确不辱使命,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
      从某种意义讲,新文化的北大所确立的精神传统,已成为现代中国大学所孜孜以求的精神传统。“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蔡元培先生的办学方针,不仅构成大学文化的精神实质,更成为民主社会的标志。
      的确,大学的精神犹如一簇薪火,能够辐射出光和热,并引起更炽烈的火焰。大学的精神应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与象征,这里的一吟一咏无不与时代脉搏相吻合;这里的所思所想无不为社会的前途命运而牵挂,即使是暂时不为时世所容,也仍然守着自己的正直、执着的品质和知识才俊的社会良知,并坚信可以唤起社会的共鸣。

 人 文 大 学

      经济学家汪丁丁曾在他的《人文与人生》一文中感叹:大学固然是格物明德的场所,但是制度化了的大学却很容易让我们忘记对人生最终“意义”的探询,让我们原本丰富的人生蜕化成为“技术的人生”,学术分工制度早就以其巨大的效率优势淹没着孔子和柏拉图的学苑。悲乎!辽阔时空下茵茵草场上,再也见不到那群让心灵在所有方向上涌流的学者。
      的确,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当我们以前所未的的毅力与渴望,以空前的加速度完成着科技知识的积累、创造与更新时,我们是否想到了科技发展的终极目的?
      任何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与生活。人类社会的一切追求与努力最终目的就是创造一个幸福和谐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大学精神的精髓是人文精神,以人文的精神去感悟和丰富科技的内涵,便给科技理性插上诗意和灵性的翅膀;以人文精神为根基,在科学精神为人文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实现科技文化超越,便由屈从于物质迈向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为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拓展出无限的精神空间,那时,我们会深情地感叹:大学,我的精神家园!
    置身于大学之中,我总在思考着大学精神这样的问题,也许,答案正如我们所崇尚的大学精神一般多姿多彩,但我坚信,每一个进进出出大学的人和献身大学教育事业的人都会将这一问题作为思索的永恒课题。

                                                                                                                                                                                            2002草于春之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