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省“双创人才”、“双创团队”,
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
西安市国际合作基地负责人。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奖,
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国际制冷学会A2委员会委员。
九三学社中央青工委委员、省青工委委员,
九三学社交大第二支社主委。
199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低温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制冷与低温工程系(研究所)
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省“双创人才”、“双创团队”,
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
西安市国际合作基地负责人。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奖,
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国际制冷学会A2委员会委员。
九三学社中央青工委委员、省青工委委员,
九三学社交大第二支社主委。
199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低温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制冷与低温工程系(研究所)
侯予 教授/副院长
陕西 西安 咸宁西路28号
西安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制冷与低温工程系(研究所)
邮编:710049
办公室电话:0086 29 82664921
系所值班电话:029-82668725/82668738
办公地点:东三楼甲277
学院值班办公地点:北二楼1308
创新港办公室:一号巨构3130
欢迎访问我的ResearchID: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G-2016-2015
欢迎访问我的Google学术: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jWfFgeMAAAAJ&hl=en
欢迎访问我的西安交通大学知识机构门户:http://www.ir.xjtu.edu.cn/scholar/86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2015/04 ~ 至 今,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7/07 ~ 至 今,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2015/07 ~ 2015/09,(英国)帝国理工(Imperial College London),机械工程系,高级研究学者
2010/10 ~ 2015/04,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助理
2014/01 ~ 2014/02,(英国)帝国理工(Imperial College London),机械工程系,高级研究学者
2007/07 ~ 2010/10,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制冷及低温工程系(研究所),所长
2004/12 ~ 2004/12,(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核融合科学研究所(NIFS),日本学术振兴会--中日核心大学项目(CUP)计划,共同研究
2002/08 ~ 2007/07,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制冷及低温工程系,副教授
1999/07 ~ 2002/08,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制冷及低温工程系,讲师
1999/06 ~ 1999/07,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制冷及低温工程系,助教
1. 低温制冷系统
2. 低温机械与低温制冷机
3. 低温两相流、低温传热与绝热
4. 低温力学与低温热力学
5. 新型制冷技术
国际制冷学会A2委员会委员
陕西制冷学会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理事
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理事
《低温工程》编辑委员会委员
《低温与超导》编辑委员会委员
中国制冷学会低温专业委员会委员
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气体分离设备标准化委员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理事、气体润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的项目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项;
民用航天*****研究项目2项;
总装备部*****预先研究项目1项;
973、国防973项目课题各1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两机专项课题各1项;
国防重点实验室项目3项;
921、971重点建设项目子项2项;
企业重大横向课题2项及其他项目若干;
曾获得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奖2项,授权专利、软著50余项;
发表SCI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