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新闻

分享到:
“先进制冷与低温技术”团队: 建一流平台,创一流业绩
发布者: 侯予 | 2020-07-23 | 485

 

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先进制冷与低温技术”团队: 建一流平台,创一流业绩
http://news.xjtu.edu.cn/info/1033/138403.htm
通过实地考察和测量,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教授侯予带领的“先进制冷与低温技术”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被创新港优异的实验条件和环境所吸引,规划了舰船低温技术试验平台、航天真空冷阱实验台、全低温液氢泵自润滑实验台等多个平台,并着手筹划和实施实验室基础改造工程,下决心在创新港建设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平台。
在能动学院、后勤保障部、规划与建设处等多方协助和支持下,团队先后完成了150kW电力建设、门窗改造和设备基坑修建,保障了实验设备进驻和平台建设的基础条件。为加快平台建设进度,保障建设质量,从去年起,团队负责人侯予与陈双涛、赖天伟、刘秀芳、陈良和钟昕5位副教授每天在创新港轮值,驻扎坚守,保证每天现场有人负责、有问题现场及时解决,一直坚守至腊月二十八,终于在去年春节前顺利完成了平台设备的进驻。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实验室建设节奏,但丝毫没有影响团队的建设热情和工作安排。假期停工期间,团队反复研讨系统设计图纸和技术细节,为开学迅速推进建设工作做好充分准备。3月9日,团队全面投入实验平台建设工作。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加班加点,终于在4月16日完成了舰船低温技术实验平台基础建设和系统安装,启动平台调试和样机试验。 4月的夜晚依旧寒冷,为了确保平台建设质量和技术指标,团队不畏艰难,通过两周的不眠不休、连续奋战,完成了“冲刺”——平台调试和第一阶段样机试验,这其中的艰辛不难想象。低温系统试验是一项漫长困苦的工作,试验周期长,需要24小时连续运行。由于疫情原因推迟了开学时间,学生尚未返校,开展试验面临没有助手协助的困境。侯予、陈双涛、赖天伟和陈良本着切实践行西迁精神的决心,齐心协力、不畏艰难,24小时不间断轮流工作,坚持在五一劳动节前夕完成了平台调试和第一阶段样机试验工作。在满足科研任务进度要求的同时,为保证学生返校后能立即投入实验工作,团队积极推进先进实验平台和科研条件建设,目前,陈良带领团队在港研究生已持续开展了多轮试验工作。
舰船低温技术实验平台主要为船用和海上平台低温制冷技术和低温流动换热技术提供不同海况试验条件和低温条件,是目前国内最为完善的舰船低温技术实验平台。基于该平台,可进行舰船先进低温制冷技术、天然气液化和换热设备等国防和核心装备领域的重大需求基础研究。该实验平台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某海装预研项目和多个企业合作项目建设,前期已累计投入3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基础建设、成套设备购置和自主研发设备加工等。为充分利用创新港优越的资源条件,以建设大平台、服务大项目为目标,还计划继续投入400万元,完成无油悬浮轴承和高速透平机械实验系统建设,满足究团队在海上(潜航)、陆装、航天和空间领域的低温制冷技术研究需求。
在推进舰船低温技术实验平台建设的同时,团队多个实验平台也相继建成:陈双涛在2019年12月将航天高真空冷阱实验台搬入创新港,并在春节前开展了某航天计划项目的预研工作;赖天伟在创新港建设了工质自润滑实验研究平台,自主设计了流体润滑轴承微小间隙可视化结构,为工质自润滑高速轴承及全低温液氢泵的研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基于该新建的实验平台,已有1名硕士研究生在6月份完成学位论文,目前2名在港研究生在指导下正在开展流体润滑机理基础实验研究。此外,受限空间结霜过程可视化实验台、高速气体轴承实验台、舱室CO2低温净化及空气制冷实验台等多个平台正在建设中,力争9月份完成团队所有实验室建设。
 
 -----“先进制冷与低温技术”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