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起讫时间 | 承担任务 |
1 | 《制冷与低温装置》“名课程”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9/09-2021/12 | 负责人 |
2 | 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制冷低温专业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8/12-2019/12 | 负责人 |
3 | 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建筑热能动力学及其应用》英文课程建设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7/01-2019/12 | 负责人 |
4 | 研究生教学研究与教育改革项目-《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5/01-2017/12 | 负责人 |
5 | 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Thermal Management and Cooling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Packages and Data Centers》全英文课程&MOOC课程建设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6/01-2018/12 | 负责人 |
6 | 陕西省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动力工程 | 陕西省教育厅 | 2015/01-2017/12 | 负责人 |
起止时间 | 课程名称 | 授课对象 | 年课时数 |
2018 ~ | 制冷技术概论:从地面到空间(基础通识类) | 本科生 | 32 |
2018 ~ | Thermodynamic cycles and applications in buildings | 研究生/留学生 | 40 |
2015 ~ | Thermal Management and Cooling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Packages and Data Centers | 研究生/留学生 | 40 |
2000 ~ | 制冷与低温装置(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 本科生 | 24/48 |
2010 ~ | 制冷低温系统热物理技术 | 研究生 | 60 |
2005 ~ | 低温机械与系统工作过程 | 研究生 | 40 |
2001 ~ | 制冷与低温原理(国家精品课程) | 本科生 | - |
2013 ~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本科生 | - |
2009 ~ | 节流制冷效应及其特性研究(校级开放实验项目) | 本科生 | 32 |
2012 ~ | 低温工质相变冷却方式的研究(校级开放实验项目) | 本科生 | 32 |
2014 ~ | 低温传感器的标定与误差分析(校级开放实验项目) | 本科生 | 32 |
2015 ~ | 低温透平机械性能与分析(校级开放实验项目) | 本科生 | 32 |
1999~2003 | 低温换热器 | 本科生 | 32 |
2001~2002 | 膨胀机械 | 本科生 | 32 |
1999~2001 | 科技英语 | 本科生 | 32 |
-----2019年-----
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
详情请参见研究生院招生目录:http://yz.xjtu.edu.cn/test2.pdf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03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 复试科目,在以下科目中任选一门:《制冷与低温原理及装置》或《容积式压缩机原理》。 |
学术学位: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 ||
01 制冷与低温系统的热物理过程 | ||
02 制冷与低温领域中的环保与节能 | ||
03 制冷与低温机械的工作过程及可靠性研究 | ||
专业学位:085206 动力工程 | ||
06 制冷及低温工程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904热工基础 | 复试科目,在以下科目中任选一门:锅炉原理或热力发电厂或新能源转化原理与技术(含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或制冷与低温原理与设备或容积式压缩机原理或流体机械原理或涡轮机原理或内燃机原理(含燃烧学)或热工与流体基础。 |
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
详情请参见研究生院招生目录:http://yz.xjtu.edu.cn/bo2019.pdf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03 能动 | ① 1101材料评议 | 学院将根据招生计划和接收硕博连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 | ||
20 制冷与低温系统的热物理过程 | ||
21 制冷与低温领域中的环保与节能 | ||
22 制冷与低温领域中的环保与节能(非全日制) | ||
23 制冷与低温机械的工作过程及可靠性研究 | ||
24 制冷低温系统的智能控制与测试 |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招聘
详情请参见人力资源部网页:http://hr.xjtu.edu.cn/bshgz/ldzlxfs.htm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备注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序号 | 姓 名 | 入学时间 | 备注 | 序号 | 姓 名 | 入站/入学时间 | 备注 | |
在读博士研究生 | 在站博士后 | |||||||
1 | 曹 菁 | 2012秋 | GF项目 | 1 | 宋远佳 | 2016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 |
2 | 陈兴亚 | 2014春 | 联合培养(明尼苏达大学) | 在读硕士研究生 | ||||
2 | 张 泽 | 2014春 | 联合培养(明尼苏达大学) | 1 | 李星辰 | 2017 | ||
3 | 阮一逍 | 2016春 | 联合培养(佐治亚理工学院) | 2 | 王 昱 | 2017 | ||
4 | 房熙峰 | 2016秋 | 3 | 蔡毅杰 | 2017 | |||
5 | 郭 雨 | 2017春 | 联合培养(弗吉尼亚大学) | 4 | 冯 帆 | 2017 | 支教 | |
6 | 王为斌 | 2018春 | 5 | 赵 琪 | 2018 | |||
7 | 孟 杨 | 2018春 | 6 | 王喆锋 | 2018 | |||
8 | 杨潇翎 | 2019春 | 7 | 肖润峰 | 2018 | |||
8 | 强 伟 | 2018 | 支教 | |||||
1 | 侯方勇 | 2015春 | 在职(行知学院) | 9 | 周凯淼 | 2019 | ||
2 | 丁 黎 | 2016秋 | 在职(中科院理化所) | 10 | 范 静 | 2019 | ||
3 | 董晓俊 | 2016秋 | 在职(深圳大冷王) | 11 | 林泓翰 | 2019 | ||
12 | 张 煜 | 2019 |
序号 | 姓 名 | 毕业/入学 | 就业单位 | 序号 | 姓 名 | 毕业时间 | 就业单位 | |
已毕业博士研究生 | 已毕业硕士研究生 | |||||||
41 | 黄 倩 | 2019 | 网易(上海) | |||||
17 | 牛 璐 | 2018/2013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 40 | 张平涛 | 2018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 |
16 | 李 涛 | 2018/2014 | 帝国理工(英国)博士后 | 39 | 陈 晨 | 2018 | 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
15 | 薛 绒 | 2017/2013 | 西安交通大学 | 38 | 王 伟 | 2018 | 海信(青岛) | |
14 | 张侨禹 | 2017/2011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37 | 赖 欢 | 2017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 |
13 | 苏学美 | 2017/2009 | 三花集团 | 36 | 宋世杰 | 2017 | 百度云计算中心 | |
12 | 杨山举 | 2016/201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35 | 李博文 | 2016 | 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
11 | 郑越青 | 2016/2012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34 | 李 玫 | 2016 | 林德气体(厦门)有限公司 | |
10 | 孙 皖 | 2016/2011 | 重庆大学 | 33 | 刘国清 | 2016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
9 | 刘昌海 | 2016/2010 | 郑州大学 | 32 | 金梓翔 | 2015 | 上海安硕信息 | |
8 | 刘炅辉 | 2016/2012 |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 31 | 管佳佳 | 2015 | 华为 | |
7 | 马 斌 | 2015/2010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 30 | 钱 洋 | 2015 | 上海日立 | |
6 | 马娟丽 | 2014/2009 |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博士后 | 29 | 周 骞 | 2014 | 日本(东京大学) | |
5 | 刘秀芳 | 2013/2009 | 西安交通大学 | 28 | 林 伟 | 2014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 |
4 | 赖天伟 | 2013/2010 | 西安交通大学 | 27 | 王 萌 | 2014 | 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 | |
3 | 陈双涛 | 2012/2008 | 西安交通大学 | 26 | 李 涛 | 2013 | 英国(帝国理工) | |
2 | 周 权 | 2009/200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5 | 于艳翠 | 2013 | 格力 | |
1 | 赵红利 | 2008/2005 | 西安交通大学 | 24 | 李 斌 | 2013 | 总装备部 | |
23 | 李梦京 | 2013 | 杭氧集团 | |||||
22 | 蔡君伟 | 2012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21 | 牛 璐 | 2012 | 开封空分集团 | |||||
20 | 钟 昕 | 2012 | 新加坡(南洋理工) | |||||
19 | 王西峰 | 2012 | 华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化工六院) | |||||
18 | 冯慧成 | 2011 | 新加坡(南洋理工) | |||||
17 | 赵 叶 | 2011 | 陕鼓 | |||||
16 | 叶 斌 | 2011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
15 | 习 兰 | 2010 | 中冶赛迪 | |||||
14 | 陈 良 | 2009 |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 |||||
13 | 刘秀芳 | 2009 | 河南理工大学 | |||||
12 | 王海军 | 2008 | 深圳中广核 | |||||
11 | 侯方勇 | 2008 | 西安行知学院 | |||||
10 | 陈变蕊 | 2008 |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
9 | 孙 郁 | 2007 | 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 | |||||
8 | 李 新 | 2007 | 中国石油成都天然气压缩机厂 | |||||
7 | 苏 兵 | 2007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
6 | 刘春梅 | 2007 | 荷兰留学 | |||||
5 | 张 敏 | 2006 | 北京知识产权局 | |||||
4 | 黑丽民 | 2005 |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 |||||
3 | 孙 烨 | 2005 | 北京知识产权局 | |||||
2 | 王 可 | 2004 | 中冶赛迪 | |||||
1 | 丁永刚 | 2004 | 春兰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