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王育宝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完成的国家政策性基金项目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发布者: 王育宝 | 2022-08-09 | 12931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了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人员,王育宝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完成的国家政策性基金项目成果《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制度研究及能力建设》调查研究报告位列其中,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特此祝贺!

该项目2014年3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经过4年的深入研究和工作开展。2018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完成了结题评审。在认真审阅结题材料后,专家委员会认为,项目研究方法科学合理、调研和培训工作踏实细致、形成的各项报告材料详实,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结论明确,特别是草拟的陕西省碳强度目标考核办法、完成的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报表制度等成果,具有创新性和应用价值,为陕西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基础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社会效果良好。

项目组围绕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制度和能力建设工作展开了理论研究、实地调研、专题研讨、能力建设(培训)等系列工作,完成了项目启动、中期评审、结题评审、举办能力建设培训会、全国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任务,提交了项目启动报告、项目中期进展报告、项目研究报告、项目专项调研报告、项目能力建设执行报告等系列成果,一些阶段性成果在实际工作中被国家统计局、政协陕西省委员会、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统计局等采纳,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

项目进行中,面向陕西全省11个地市、107个县(区)发改委、统计系统负责节能减碳工作的业务骨干,多家重点碳减排企业、碳核查机构和科研院所、省直机关工作人员等举办了3期10多天的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知识培训;先后组织主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等全国性学术研讨会3次,赴辽宁、内蒙古、黑龙江、海南、广西、云南等6个省区对当地政府统计、发改和生态部门、碳核查机构的领导、专家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制度专题培训。2017年4月,中心副主任王育宝教授应邀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组织的“全国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制度与考核办法座谈会”(安吉会议)上,向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发改委的主管领导、相关项目组专家做了专题经验汇报,受到好评。已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管理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

此研究成果的获奖,正值全球应对气候变暖、党中央国务院面向全世界发出实现“双碳”目标郑重承诺、全国各地如火如荼部署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大好时机,我们项目组将继续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制度和核算方法开展深入研究,积极推广项目研究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向世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力量。

 

附件:中心副主任王育宝教授 简介

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对口支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教育部公派加拿大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民主同盟陕西省委企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经济研究中心”(2019年入选国家CTTI智库)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培训教授,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科研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评审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结项评审专家,陕西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企业碳核查专家,陕西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权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苏州市人才科技工作顾问,陕西智库联盟理事。曾挂任江苏省吴江市(现吴江区)人民政府市长助理、江苏汾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科技镇长团副团长。主要从事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经济、区域(产业)经济、国际经济的教学、研究和咨询工作。

目前,正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碳中和目标驱动下的多能互补体系协同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新疆高碳排放行业碳中和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项目的子课题;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清洁发展基金赠款项目(国家政策性基金)、陕西省软科学基金(含重点)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项目近30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13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主持完成《神木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评估》等横向项目10多项。在《统计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SCI一区)等发表中英文论文80多篇,出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等专著5部;作为副主编、参编中国社科院主编《碳排放核算方法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教材

成果被国家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省部级党政主要领导人(陕西省省长、副省长和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等)和省政府、省政协以及重点企业和地方政府采纳。成果获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1次,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共5次,西安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3次,中共西安市委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1次,国民主同盟陕西省委“模范盟员”“参政议政先进个人”5次,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和其他奖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