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淳民,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空间光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空间光学、成像光谱技术、光学遥感探测技术、大气光学、光电图像处理、先进光学仪器。

国家基金委第十二届、十三届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评审专家,陕西省三秦人才,陕西省优秀博士指导教师,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名师。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空间光学专业委员会顾问,全国高校光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电磁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特聘客座教授,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德国《光学》(Optik)编委,《现代物理》副主编,《航天返回与遥感》编委,《光学学报》原常务编委、《光子学报》原编委,《光学快报》(Optics Letters,《光学快讯》(Optics Express,《应用光学》(Applied Optics,《中国物理B》(Chinese Physics B),《物理学报》等特邀评阅人,被世界名人录《who's who in the world》收录。

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市工业攻关项目1项。

近年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大气化学和物理学》(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光学快讯》(Optics Express),《光学快报》(Optics Letters),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定量光谱学与辐射传输杂志》(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and Radiative Transfer),《工程光学与激光》(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等,发表有关空间光学、成像光谱偏振技术以及大气遥感探测和反演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工程研制论文共252篇,其中SCI收录186篇,EI收录45篇,国际会议特邀报告8篇,出版专著4部:《成像光谱偏振技术》(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卫星遥感被动探测高层大气风场》;《光学》(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

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5项,省、校级教改项目19项;主编出版《物理学》、《大学物理》、《物理学概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8部;获国家、省()、校级奖25项。

近年来,在空间光学、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大气光学、对地观测、空间探测和多光谱遥感等方面,在国际上取得了多方面的创新:首次提出了基于Savart偏光镜横向剪切的偏振干涉成像光谱技术,自行设计研制了超小型稳态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星载、机载和实验样机三台。这是一种集时间、空间调制主要优点于一体的时空混合模式的信息获取遥感仪器,可同时获取目标的二维空间图像、一维光谱及偏振信息,具有成像仪、光谱仪和偏光仪的三重功能。这是我国学者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国际上首台基于Savart偏光镜的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

提出了高分辨率成像、光谱、偏振多维信息一体化获取技术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研制了实验装置和原理样机,最先在国际上实现了目标成像、光谱、偏振多维信息一体化静态、实时、同时获取。

在高层大气风场探测方面,提出了全方位、多方向被动遥感探测的创新性原理、方案和探测模式,研制了风成像干涉仪,改变了目前国际上美、加、法三国科学家提出的风场干涉仪技术的一维探测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探测效率。首次开展了对更接近实际的佛克脱轮廓谱线大气风场探测研究;提出了时空联合调制静态风场探测新原理。

建立、发展了高分卫星CO2 高光谱矢量辐射传输模式和遥感反演系统GF_VRTM-V1.0和全球反演业务算法系统GF_VRTM-V2.0,为CO2 O3和微量气体的星载探测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上述研究对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探测、对地观测以及对陆地表层、大气、海洋探测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在航空航天、空间探测、国防、国家安全、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空间、航天器的发射和运行、资源普查、环境保护、地球物理、天文物理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