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2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教授2人、工程师3人、科研辅助人员2人;其中国家级人才获得者8人(含国外兼职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4人。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和陕西省引智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多人在本专业国际机构任职。课题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主要从事新能源电网接入关键装备技术及应用、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装备智能运维、电力设备智能设计与数字孪生技术、等离子体生物电磁技术及应用、微能量收集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及应用。
吴翊:1975年生,教授(博导),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高电压大电流测试技术及装备工程实验室副主任;“Gas Discharge and their Applications”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编委;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委会副秘书长。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研究方向:电力电子与直流开断技术、智能电器与传感技术、高电压放电等离子体基础与应用。(联系邮箱:wuyic51@xjtu.edu.cn) |
王小华:1978年生,教授(博导),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陕西省青年科技标兵。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执行院长、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国际大电网开关设备状态评估工作组成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器智能化系统及应用专委会委员。获两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和五项省级科技奖励(包括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发表SCI收录论文140余篇。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大赛国赛金奖5项、挑战杯国赛一等奖和创青春国赛金奖各2项、节能减排大赛国赛一等奖2项。研究方向: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装备智能运维、微能量收集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及应用。(联系邮箱:xhw@xjtu.edu.cn) |
刘定新:1982年生,教授(博导),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原创探索计划等科研项目3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累计被SCI他引2000余次。参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次,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陕西高校科学技术特等奖1次。担任EAPETEA-8国际会议主席,并在国际会议作特邀报告10余次。将科研工作反映到教学中,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际权威期刊亮点/特色/高被引论文奖,并5次获得“互联网+”、“挑战杯”竞赛国家级奖励。研究方向: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及其生物、医学、环境应用。(联系邮箱:liudingxin@xjtu.edu.cn) |
杨飞:1982年生,教授(博导),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陕西省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IEEE高级会员,IEEE PES直流配电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接触及电弧专委会副秘书长,《电工技术学报》编委。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合作项目25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研究方向:新能源电网接入关键装备技术及应用,电力装备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新材料新原理开关技术与器件研究。(联系邮箱:yfei2007@mail.xjtu.edu.cn) |
纽春萍:1975年生,教授(博导),电气工程学院电器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30余项,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作为第4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研究方向:电力设备数字化设计技术、开关设备状态评估及智能运维技术。(联系邮箱:niuyue@xjtu.edu.cn) |
吴益飞:1985年生,教授(博导),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国网公司科技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35篇,国际会议特邀报告4次,为IEEE高级会员。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美国专利11项,欧洲专利3项,获得陕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1)、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排2)。研究方向:新型直流开断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封装及关断技术。(联系邮箱:yifei208@xjtu.edu.cn) |
杨爱军: 1986年生,教授(博导),入选陕西省杰青、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2021年和2022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7年)和王宽诚青年学者(2019年)。担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人工智能与电气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八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IEEE Access 副编辑、Sensors主题编辑,IEEE高级会员。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45篇,2篇ESI高被引论文,所发表的论文累计被SCI他引1500余次,H因子为26(web of science)。获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排名2/10)、2020年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特等奖(排名3/8)和2022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8/15),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5次,授权发明专利17项,已转让8项。研究方向: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装备智能运维、微能量收集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及应用。(联系邮箱:yangaijun@xjtu.edu.cn) |
孙昊:1988年生,副教授(博导),入选第五届电机工程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9年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及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韩国LS产电集团客座专家,英国物理学会杰出审稿人。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以及十余项企业横向课题。已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20篇,2篇论文连续两年获英国物理学会Top1%高引论文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5次,指导学生获电机/电工学会优秀论文奖3次。研究方向:“双碳”战略下等离子体碳减排技术;电力装备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等离子体高端光学诊断技术等。(联系邮箱:sunhao1031@xjtu.edu.cn) |
何海龙:1987年生,副研究员,入选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022年),担任Soft Science期刊青年编委,Sensors和Energies期刊主题编辑,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集成项目子课题)、某部十三五预研项目、工信部科技专项子课题、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共10余项。获中国航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年)、陕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19年)和一等奖(2015年)各1项,以第一/通讯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作行业及会议特邀报告5次,指导学生获电机/电工学会优秀论文奖3次。研究方向:热电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数字化小微电力传感器、电力装备数字孪生建模与健康评估。(联系邮箱:hhlong@xjtu.edu.cn) |
袁欢:1992年生,博士,助理教授,德国联邦材料研究院访问学者,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优秀人才 A 类支持计划,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西安交通大学十大学术新人(入职 3 年内教师竞选,每年评选 10 人)、陕西省优秀创新创业博士后等荣誉称号,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第一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负责人,比例仅2%,高端装备制造组唯一金奖)。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等发表SCI/EI收录期刊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33篇(含中科院一区/TOP期刊10篇),授权及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美国专利1项。主持开发了多套电力设备监测系统,在我国多座750kV和330kV等国家重大输变电工程规模化应用,发现重大缺陷多起。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陕西省金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奖励多项、西安交通大学“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特等奖(唯一)、美的创见大赛—无线隔空输电第三名、西安华为硬件精英挑战赛第二名等。培养的学生均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为和兆芯等国家重点高新企业工作。(联系邮箱:huanyuan@xjtu.edu.cn) |
孙晋茹:1991年生,博士,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已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26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译著《高电压试验和测量技术》。主要从事新型航空复合材料雷电效应及电磁防护技术、电力设备智能防护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联系邮箱:jinrusun2016@xjtu.edu.cn) |
褚继峰:1993年生,博士,助理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站前特助+面上)、国网科技项目,已发表SCI期刊论文25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9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主要从事光学与化学传感技术、电力设备智能化运维技术、储能系统安全预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联系邮箱:jfchu93@xjt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