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樊晓燕(1974-),女,山东济宁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经济理论与思政教改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经济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红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Fan Xiaoyan (1974-), female,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doctoral tutor at the School of Marxism,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Economic Theor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Research Association, Director of National Marxist Economics Youth Forum,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Shaanxi Capit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nd Shaanxi Economic Association Director; mainly engaged i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political economy,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d culture.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主讲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科生)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本科生)

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  (研究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研究生)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2000.3-2005.3 齐鲁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

2010.6-今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2016-2019年担任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所副所长

2019-今担任马原所联合党支部书记

 

 

 

教育经历

1993.9-1997.7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工商行政管理专业     本科
1997.9-2000.3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硕士 
2005.3-2010.3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博士

荣誉称号

 

1.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2009)
2.全国高校经济理论教学改革研究会27届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14.8)
3.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年度优秀个人” (2015.1)
4.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党员(2016.7)
5.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班主任(2017)
6.陕西省社科界第12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2018)
7.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高校思政课三理贯通三环相扣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团队成员
8.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9.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团队成员
10.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课程思政百名教师大练兵”一等奖

联系方式

E-mail

fanxiaoyanxjtu@126.com

522359047@qq.com

办公地点:主楼E608、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马克思主义与治国理政研究院涵英楼5楼-6128

网址:http://gr.xjtu.edu.cn/web/fanxiaoyan1974

 

科研项目

 

主持科研项目
1.西安交通大学新教工科研支持项目. 农民工发展趋势与权益保护研究
2.陕西省社科基金.陕西省城乡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11D035)
3.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2011)
4.陕西省软科学项目. 陕西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与对策研究(2014KRM53-01)
5.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项.“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论述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6.2018年西安市社科基金.“西迁精神”的本质内涵及其弘扬路径研究(18WT02)
7.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度思政工作创新研究课题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逻辑、基本特征和培育机制研究
8.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  西迁精神与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研究   (2020XJTZ-9 )  
9.2020年度西安交通大学共青团工作研究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及其现实意义
10.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建设项目“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多维度考察”
11.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2020-横向课题)
12.高质量发展对民营企业技术升级影响研究(2021-横向课题)
 
参加科研项目
 
1.2007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人口结构变动与社会保障需求研究” (07BRK004)
2. 200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模式与推进路径研究” (09&ZD057)
3.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基于包容性增长的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12YJA790088)
4.2013年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重大).西安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5.2014年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安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6.2015年西安市社科基金.西安绿色交通建设路径研究(15J119)
7.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生成逻辑和创新路径研究
8.201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研究(18JZD010)(子项目负责人)
9.2019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论述研究(19JZD003)
 
 

 

教学研究

 

主持教改项目
2016.1-2017.1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8.1-2019.12,十九大精神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习近平哲学观等重要思想进课堂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2018.6-2020.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2022.7-2023.6   西安交通大学课程思政专项研究项目
参与教改项目
2017-2018,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教学设计。

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1.韩玉坤,樊晓燕.共同富裕的形成基础、内涵特质与实践方略,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22.

2.樊晓燕,杨昕怡.深入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解放军报,2022.

3.樊晓燕,刘乐乐.中国共产党整治形式主义的理论逻辑、历史进程与制度建构,理论建设,2022.

4.樊晓燕,达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精神养分,解放军报,2021.

5.樊晓燕.透过理念的变化审视发展的内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13日.

6.樊晓燕.理解西迁精神本质内涵的三个维度[N].西安日报,2018年11月28日.
7. 樊晓燕.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的现实意蕴——兼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J].经济视角,2017.
8. 樊晓燕.中国农村文化在城市化背景下面临的困境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9.樊晓燕.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经济探讨,2015.
10.樊晓燕,刘儒.后十八大时代中国面临的经济风险及其特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
11.樊晓燕,刘儒.我国收入分配问题日益尖锐[J].经济研究参考,2014.
12.樊晓燕.深圳市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
13.樊晓燕.资本双重属性的解读及其现实意义[J].2011.
14.樊晓燕.农民工失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深圳市农民工调查的分析[J].西北人口,2010.
15.樊晓燕.英国人口城市化道路的再认识与启示——兼论中国农民工问题[J].经济问题探索,2009.
16. 樊晓燕.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公平理念[J].生产力研究,2010,6
17. 樊晓燕.农民工社会保障需求差异性研究——基于苏州、深圳调查数据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
18. 樊晓燕.基于农民工内部分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1-5.
19. 张思锋,樊晓燕:循环经济:从发展理念到建设模式[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
20. 樊晓燕,张思锋: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分析及其现实意义[J].人文杂志,1999.2.
撰写著作
[1] 张思锋,樊晓燕,廖圆圆:榆林能源开发的生态补偿问题调查报告[C]. 和谐陕西研究报告,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10,第1版.
[2]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人民出版社2007.10 (合著).
[3]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破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6(独著).
[4]经济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9(参编).
[5]陕西省果业产业化进程考察,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参编).
[6]西迁往事,世界地图出版社,2019,6(参编).
[7]当代资本主义专题研究,红旗出版社,2020,3(参编).
[8]一路芳华:西迁人追忆西迁往事,世界地图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