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获得者
邮箱:huangrong(at)xjtu.edu.cn 请手动将(at)替换为@
黄荣,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获得者
邮箱:huangrong(at)xjtu.edu.cn 请手动将(at)替换为@
主要研究方向:
1. 刺激诱发的新型囊泡分泌模式(CiVDS)的触发-调控机制和生理功能研究;
2. 自发水平Ca2+活动(smCa)对痛觉调控和神经损伤再生等的机制和功能研究;
理解大脑的运转机制是人类与科学面临的最伟大的挑战之一。神经系统钙活动和囊泡分泌活动是大脑与神经元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是维持大脑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其调控机制一直都是本领域最基础、最重要的关键科学问题。申请人结合电生理记录、电化学记录、高分辨TIRFM成像、药理学等手段在神经分泌的触发与调控机制、胞吐-胞吞的偶联与平衡的调控机制、自发性钙活动与痛觉感知和轴突损伤再生的病理机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①揭示“钙离子非依赖性分泌-CiVDS”的调控新机制,证明CiVDS在交感系统广泛分布并调控心功能,阐明CiVDS参与中枢突触传递,对分泌领域最基本的核心理论“Katz假说”进行重要修订,②首次揭示胞吞作用的双向调控机制,发现“胞吐-胞吞偶联与平衡”的调控新机制,③并在上述由外部刺激触发的神经活动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自发水平钙活动所介导的痛觉调控和轴突损伤再生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上述原创性发现均在国内完成,是我国近年在神经分泌领域的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贡献。
2014.09-2020.01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整合生命科学,博士
2010.09-2014.07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工生物技术,学士
2023.01-2028.12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特聘研究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0.07-2022.12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师从海内外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周专教授
1. 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23.1-2028.12,在研,主持;
2. 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项目,Ca2+依赖性和Ca2+非依赖性的神经分泌对生理功能的差异化调控,2020-07至2022-06,结题,主持;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4批特别资助(站中),2021T140014,神经分泌的基础研究:钙离子不依赖而电压依赖性分泌(CiVDS)的生理功能,18万,2021-01至2022-12,结题,主持;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批面上资助,2020M680211,神经分泌的基础研究:钙离子不依赖而电压依赖性分泌的生理功能,8万,2021-01至2022-12,结题,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930061,神经元离子通道-动作电位-量子化分泌关系研究,303万,2020-01至2024-12,在研,参与。
2022 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
2020 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
2020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2020 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4 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
2014 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生干部
2013 国家奖学金
2011 国家奖学金
2015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Best Poster Award”
2018 北京大学三好学生
2017 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
2011 四川大学优秀团员干部
2010 四川大学党校优秀学员
代表性论文(通讯*,一作#,含共同):
(期刊论文,IF:12.8)
(期刊论文,IF:9.1)
(期刊论文,IF:12.8)
(期刊论文,IF:18.7)
Highlighted i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Natasha Bray, A discrete form of secretion, 2017, 19(1):6. doi: 10.1038/nrn.2017.162).
Recommended by the Faculty of 1000 (F1000Prime recommendations by Ronald W Holz, F1000Prime recommendations by Yang Yang, and F1000Prime recommendations by William Colmers).
其他论文:
(期刊论文,IF:12.8)
(期刊论文,IF:17.7)
Highlighted in Movement Disorders (Moghaddam HS and Arabi MH, Synaptotagmin-11 is a novel hotspo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arkin-linked Parkinson’s disease: new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targeting, 2018, 33(4):582).
(期刊论文,IF:9.5)
Highlighted in Science (Ferrarelli LK, 2017, Kiss-and-run or a full commitment? 356(6344):1243-1245. doi: 10.1126/science.356.6344.1243-p).
(期刊论文,IF:9.1)
(期刊论文,IF:8.1)
Highlighted in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Mingxue Gu and Haoxing Xu, A painful TR(i)P to lysosomes, 2016, 215(3):30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