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金友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邵金友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机械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NanoMan纳米制造研究团队在卢秉恒院士领导下,团队成员包括陈小明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李祥明教授(青年拔尖人才A类入选者、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上银优博银奖获得者),田洪淼副教授(陕西省优博获得者),王春慧副教授、陈小亮助理教授(青年优秀人才A类入选者、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入选者)等。
邵金友,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机械工程学院领军学者、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纳制造、电子皮肤与可穿戴电子、生物仿生与软体机器人、医工交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集成项目首席、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首席,担任国家第六次科技预测(2020-2035规划)极端制造领域专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指南专家。
近年来,研究团队在纳米制造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基础研究工作,围绕纳米结构模板成形制造的“填充、控形、成性”三大难题,开创了国际上第三代纳米压印技术,形成了“近零压力填充”、“微观控形”和“结构成性”的电场驱动纳米压印方法体系,拓展了纳米压印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工程应用。以自主研发的微纳制造技术为支撑,团队在人机交互传感、仿生功能材料、柔性储能器件、TSV组装等方面取了重要的研究进展。在电子皮肤和柔性电子方面,研究团队开发的阵列化柔性传感器,将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为仿生软体机器人、人机共融交互提供了智能感知技术支撑;针对大变形、复杂工况的软体及仿生机器人的电路互连需求,发明了柔性镶嵌式电路、柔性自愈合电路等新技术,可在复杂弯折工况下保持电学性能稳定。在仿生功能材料方面,开发了壁虎仿生干粘附材料、章鱼/印鱼仿生水下粘附材料、光学仿生材料(昆虫复眼)等仿生材料的创新制造技术。如在壁虎仿生材料开发方面,研究团队依据生物体的神经传感与肌肉等功能单元的协同作用机制,提出并开发了针对目标智能抓取的智能粘附材料,解决了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需求。在柔性俘能与储能方面,开发的全固态柔性超级电容器新型制造技术,其电容值比传统方法制造超级电容提高了45倍,该技术制造的柔性超级电器具有优秀的机械稳定性和电学稳定性,在循环弯曲5000次、充放电10000次后电容值保持95%以上。
已发表 SCI 论文 160 余篇,其中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 80 余篇, SCI 他引约3100余次,在第一、通讯作者 SCI 论文中,多篇被 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Nanoscale,IEE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选为封面亮点论文,入选英国物理学会、 美国化学学会和英国化学学会的精选论文或热点论文,被 Wiley Video Abstracts,Material View, Advanced Science News, Nanowerk等国际知名学术新闻网站作为研究亮点评述。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22 项,获得美国 PCT 发明专利 2 项,曾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第 2 完成人)。
研究团队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培养博士生9人,其中2人次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上银优秀博士生论文(银奖和铜奖)、3人次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2人次入选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培养硕士生20余人,在大型研发类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工作。
邵金友 教授/博导
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 院长
西安交通大学曲江校区 西二楼A305
电话:029-83397899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领军学者
西安交通大学曲江校区 西五楼A321/创新港2-3141
邮箱:jyshao@xjtu.edu.cn,shaojinyo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