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月出生,工学博士,挪威能源技术研究院(IFE)博士后。现为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首页 - 王 树众
-
2024-06-18
-
2024-01-04
-
2023-11-19
-
2023-09-12
-
2023-09-11
-
2023-09-11
-
王树众,工学博士,挪威能源技术研究院(Institute for Energy Technology)博士后,现为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三秦学者”特聘教授,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爱思唯尔高被引中国学者,第十一届中国“发明创业奖”获得者,“首届全球百强科创大赛(Global Best Innovation 100)”优胜奖获得者。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理事,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理事,中国能源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华环保联合会节能环保创新创业工作委员常务委员,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计计算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气能动类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陕西太阳能行业协会清洁用能专家,《动力工程学报》、《环境污染与防治》、《可持续能源》、《能源科学发展》、《无机盐工业》、《新能源进展》等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能源、环境和高端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纵向科研项目在内的116项国家及省、部属基金和企业委托研发课题的研究,科研经费到款过亿元。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89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440篇,SCI/EI收录396篇,SCI论文他引5899次,H因子44,ESI高被引论文9篇。连续九年入选Elsevier高被引中国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通用工程领域);入选2022年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出版超临界水技术英文专著3部、编著研究生教材 1 部,出版和在编气液两相流和能源、环境、碳中和类研究生、本科生教材6部。
在能源、环境和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创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拥有中国专利436项,国际专利45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383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目前已授权发明专利254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3项。获授权美国专利12项。专利技术转让和实施许可90余项,在能源的高效洁净转化和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和能源化利用领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
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获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项(第一获奖人),获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 “特别项目奖”1项(第一获奖人);2020年荣获 “首届全球百强科创大赛(Global Best Innovation 100)”优胜奖(第一获奖人),获2020年第十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二等奖),获2020年第十一届中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获2021年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超临界水热合成制备纳米复合氧化锆制备技术”成功入选第四届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十项主推重要科技成果”(从1000余项技术成果中筛选出来10项主推成果)。
在能源、环境和纳米技术领域主要成果及贡献如下:
1)在前沿环境技术方向,开展了高浓度难生化降解有机废水(含危险废物)/污泥的超临界水氧化/气化技术研究。在高浓难降解有机废水、污泥、危废及其典型模型化合物的超临界水氧化/气化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盐沉积特性及其动力学、金属材料的腐蚀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140余篇,其中SCI论文119篇,占国内超临界水研究领域SCI论文总数的32%,居国内首位。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连续八年入选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出版超临界水技术英文专著2部、中文专著1部,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指导研究生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
在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系统工艺、安全控制技术等方面拥有系统、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38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目前,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3项,占我国已授权超临界水技术发明专利总数的37%以上,居国内首位;在系统连续在线排盐除渣、防腐蚀防盐沉积的新型反应器技术、高浓高盐有机废水超临界水氧化系统集成等方面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创技术,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获授权美国专利7项;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发明创业奖、首届全球百强科创大赛优胜奖、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特别项目奖等奖项。
积极推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于2009年成功开发出了国内处理能力最大(3吨/天)的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气化处理城市污泥的示范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于2014年5月建成了国际首套百吨级农药废水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的工业化示范装置,该装置的建成对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2)在冶金行业高温液态熔渣干式离心粒化及余热高效回收技术及系统的工业化放大研究方面,从熔渣缓存、流量控制、转杯离心粒化到移动床余热回收技术,以及核心装备、系统优化集成层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创新,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独创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创新性完成了液态熔渣干式离心粒化和余热回收的大型工业化系统方案开发,并形成了世界首套千吨级液态熔渣干式离心粒化及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工艺包,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7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2项,获美国专利1项。
3)在超临界水热合成纳米金属及其金属氧化物粉体方面,在实验室中成功合成了粒径在30nm以下高纯度的纳米Cu、CuO以及TiO2、ZrO2、ZnO等粉体,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超临界水热合成纳米铜及其氧化物粉体的工艺研究,创新性提出了粒径控制、防团聚、快速升温以及纳米颗粒在线高效分离技术,完成了0.1t/d、1t/d的超临界水热合成纳米铜工业化系统方案的工艺开发,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从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到系统工艺方面,形成了全方位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拥有中国发明专利24项(目前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8项),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
4)创新性开展了污染物近零排放的“水火相容”的超临界水热燃烧理论研究,率先研究了煤及有机废物在超临界水热燃烧过程中形成“水热火焰”的着火机理,建立了着火判据模型;原创性揭示了煤中不同赋存形态的氮、硫等污染源元素在超临界水热燃烧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动力学特性,丰富和发展了超临界水热燃烧的基础理论。针对化学链燃烧过程中载氧剂CuO不稳定和易结块的问题,创新性研究并开发出了以CuO-Fe2O3作为活性金属的双金属复合载氧体,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的Ranjani V. Siriwardane教授评价该研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主要从事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液/危废/污泥的超临界水处理和能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高温冶金熔渣干式离心粒化及余热高效回收技术与系统集成、先进燃烧技术(超临界水热燃烧、化学链燃烧、无焰燃烧、浸没式燃烧)、高效环保锅炉技术(热解气化炉、废液焚烧炉、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器、无焰燃烧免检锅炉、相变蓄热型太阳能或谷电供热机组等)、太阳能/地热能/(微藻)生物质能开发、多能互补型绿色低碳智慧能源系统等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