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经历
2023.05 – 至今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特聘研究员、副教授
2020.10 – 2023.05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2019.09 – 至今 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2020.09 – 至今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导师:边燕杰教授
2019.09 – 2020.12 香港科技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导师:吴晓刚教授
教育背景
2017.09–2018.09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留基委联合培养,导师:陆瑶教授
2014.09–2019.09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导师:李黎明教授
2010.09–2014.06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法学学士学位,导师:李峰教授
研究领域
教育-职业匹配研究;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收入不平等(性别、移民、族群和种族)
科研成果
代表性成果
-
Xiaoguang Li, Yao Lu, 2023, “Education-Occupation Mismatch and Nativity Inequality Among Highly- Educated Workers in the U.S.”, Demography, 1, (SSCI一区, 国际人口学顶刊)
-
Xiaoguang Li, Xiaoxian Guo, 2022, “Dynamics of Social Capital in Urban China, 1999 to 2014: An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 Social Networks, vol 68 (SSCI一区, 国际社会网络领域顶刊, 点击阅读)
-
李晓光、郭小弦,2022,“个体社会资本在下降吗?——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动态变迁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CSSCI,社会学顶刊)
-
李晓光,2022,“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收入分层——基于宏观结构特征和微观个体因素的实证研究”, 《开放时代》第5期(CSSCI,社科类顶刊,封面文章)
-
李晓光,2022,“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收入差距:基于教育失配的解释”,《教育研究》第6期(CSSCI,教育学顶刊,点击阅读)
中英文成果
- Yao Lu, Xiaoguang Li*, Benjamin Elbers, 2023, “Education-Occupation Linkage in the Highly-Educated Workforce: Patterns and Sources of Difference by Race and Ethnicity”, Work, Employment and Society, *Corresponding author,In press (SSCI一区, 国际社会学名刊, 点击阅读)
- 郭小弦、李晓光,2022,“族际交往中的‘石榴籽效应’——个体特征、网络结构与社会效应”, 《民族研究》第2期(CSSCI,民族学顶刊,点击阅读)
- 李晓光,2021,“高能低就:我们的教育失配了吗”,《光明日报》4月25日第2版(权威报刊,点击阅读)
- 吴晓刚、李晓光,2021,“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教育匹配的变迁趋势——基于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的动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CSSCI, 社科类顶刊,点击阅读)
- 李晓光、姚远,2021,“过度教育的变迁趋势和收入轨迹”,《教育与经济》第2期 (CSSCI, 点击阅读)
- 李晓光、吴晓刚,2021,“同城异郁:新冠疫情下性别、阶层与心理健康差异”,《人口与发展》第6期(CSSCI,点击阅读)
- 李晓光,2021,“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过度教育——测量改进与收入效应”,《人口与经济》第1期(CSSCI,点击阅读)。
- Xiaogang Wu, Xiaoguang Li*, Yao Lu, Michael Hout, 2021, “Two Tales of One City: Unequal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to COVID-19 by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Wuhan, China”,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72(April), *Corresponding author, (SSCI一区, 国际分层流动领域顶刊, 点击阅读)
- Yao Lu, Xiaoguang Li, 2021, “Vertical Education-Occupation Mismatch and Wage Inequality by Race/Ethnicity and Nativity among Highly-Educated U.S. Workers”, Social Forces, Volume 100, Issue 2 (SSCI一区, 国际社会学顶刊, 点击阅读)
- Yao Lu, Xiaoguang Li, 2020, “Documentation Status, Gender, and Health Selection of Immigrants: Evidence from Mexican-US Migration”,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vol 26, issue 7 (SSCI一区, 国际人口学名刊, 点击阅读)
- 李晓光,2020,“跨族群交往的力量——社会资本、收入水平与族群交融”,《社会发展研究》第2期,独立作者(CSSCI扩,点击阅读)
- 李晓光、李黎明,2020,“制度分割、志愿者行动与公共性再生”,《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一作者(CSSCI,点击阅读)
- 边燕杰、郭小弦、李晓光*,2020,“市场化与社会资本的变迁:1999-2014”,《开放时代》第7期,*通讯作者(CSSCI,社科类顶刊,封面文章,点击阅读)
- 雷鸣、李晓光,2021,“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和族际交往”,《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CSSCI扩,点击阅读)
- 李黎明、杨梦瑶、李晓光,2020,“双重社会网络与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社会学评论》第2期,第三作者(CSSCI,点击阅读)
- 李黎明、李晓光,2019,“社会资本动员如何影响社会支持获取?——理论拓展与因果检验”,《山东社会科学》第5期,导师一作本人二作(CSSCI,点击阅读)
- 李黎明、许珂、李晓光,2019,“社会网络、体制分割与收入分配公平感——基于职场上级交往的视角”,《现代财经》第5期(CSSCI,点击阅读)
- 李黎明、许珂、李晓光,2019,“职场上级交往会影响分配公平感吗?——基于社会支持和社会比较理论的双重考察”,《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三作者(CSSCI,点击阅读)
- 李黎明、龙晓、李晓光,2018,“谁更愿意动员社会资本?——基于心理人格特质的实证分析”,《社会学评论》第6期,第三作者(CSSCI,点击阅读)
- 李黎明、李晓光,2017,“市场化改革、关系资本动员与收入分配公平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导师一作本人二作(CSSCI,点击阅读)
- 李黎明、李晓光,2016,“族群、社会资本与收入差距——对西北族群和西部汉族的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导师一作本人二作(CSSCI,点击阅读)
- 李黎明、李晓光,2016,“社会结构、交往行动与社会资本动员——以社交餐饮网的建构过程为例”,《社会科学战线》第12期,导师一作本人二作(CSSCI,点击阅读)
- 李晓光、杨江华,2016,“青年群体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其影响机制”,《中国青年研究》第8期,第一作者(CSSCI,点击阅读)
论文转载情况
- 李晓光,“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收入差距:基于教育失配的解释”,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复印期号2022年12期
- 郭小弦、李晓光, “族际交往中的‘石榴籽效应’——个体特征、网络结构与社会效应”, 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全文转载,复印期号2022年08期
- 李晓光、姚远,“过度教育的变迁趋势和收入轨迹”,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复印期号2021年08期
- 李晓光,“跨族群交往的力量——社会资本、收入水平与族群交融”,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全文转载,复印期号2020年09期
- 李晓光、李黎明, “制度分割、志愿者行动与公共性再生”,《社会科学文摘》转载,转载期号2020年第4期
- 吴晓刚、李晓光,“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教育匹配的变迁趋势——基于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的动态分析”,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全文转载,复印期号2021年05期
- 吴晓刚、李晓光,“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教育匹配的变迁趋势——基于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的动态分析”,《文摘报》学术版摘编,光明日报社主管,刊发日期2021年4月6日(中国唯一由中央党报主办的文摘类报纸,点击阅读)
- 边燕杰、郭小弦、李晓光*,“市场化与社会资本的变迁:1999-2014”,《新华文摘》网刊全文转载,转载期号2020年第22期
- 李黎明、李晓光,“族群、社会资本与收入差距——对西北族群和西部汉族的比较研究”,导师一作本人二作,被《新华文摘》“报刊文章篇目辑览”收目
- 李黎明、李晓光,“社会结构、交往行动与社会资本动员——以社交餐饮网的建构过程为例”,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全文转载,转载期号2017年04期
图书报刊
- 李晓光,“面子”、“关系反身性”,“社交餐饮网”,《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之“应用社会学/关系社会学”词条
- 李晓光、闫晨语,2016,《父系祖先地位影响后代死亡率》,《中国社会科学报》4月14日
- 李晓光,2012,《数学谜题的建筑学实践》,《第一财经日报》12月17日
- 陈琳, 李晓光,2012,《面向未来 重建诚信》,《第一财经日报》,11月15日
项目经历
科研项目
2023,“陕西高学历人才的教育失配与对策研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青年项目(0.5万元),主持
2022,“中国高学历劳动者的教育-职业匹配研究:现状评估、影响机制和优化政策”(项目编号72204196),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人主持
2021,“社会网络视角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项目编号2021-GMG-038),国家民委民族研究基地项目,专项基金(2万元),国家民委,本人主持
2021,“高学历劳动者的教育匹配研究:发生机制、变迁趋势与群体差异”(项目编号SK2021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一等(8万元),本人主持
2020,“西安交通大学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重点项目(社会统计学)”(朱晓文主持),本人参与
2020,“西安高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研究”(郭小弦主持, 项目编号S2021213),本人参与
2014,“社会阶层分化与分配公平感研究”(李黎明主持,14BSH1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本人参与
2016,“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与公共性启蒙研究”(李黎明主持),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类一重大培育)专项科研项目,本人参与
2017,“社会整合视野下高校学生同伴网络的形成、演化与影响研究”(程诚主持,项目编号17CSH06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本人参与
2017,“当代中国居民的主观生活感受研究:影响机制与变迁趋势”(郭小弦主持,项目编号17XJC840002),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本人参与
2013-2020,“基于多学科理解的社会网络分析模型研究”(边燕杰主持,13&ZD17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本人参与
会议报告
英文会议论文
2022.07, Xiaoguang Li, “Spreading anxiety or providing support? A double-edged sword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s since COVID-19 outbreak”,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SNA Sunbelt), Cairns, Australia
2022.07, Xiaoguang Li, Xiaoxian Guo, “Ethnic Earnings Disparities in Western China: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SNA Sunbelt), Cairns, Australia
2022.04, Yao Lu, Xiaoguang Li, “Gender Gap in Education-Occupation Mismatch among Highly-Educated Workers”,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PAA), Atlanta, Georgia
2022.02, Yao Lu, Xiaoguang Li, “Gender Inequality among Highly Educated Workers: The Role of Education-Occupation Mismatch”, IPR Seminar Series, Institute for Population Research,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Invited Talk)
2021.05, Yao Lu, Xiaoguang Li, “Underplaced and Penalized: Education-Occupation Mismatch and Racial/Ethnic Inequality among Highly-Educated Workers”,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PAA), Washington, DC
2020.11, Xiaogang Wu, Xiaoguang Li, Yao Lu, and Mike Hout, “Two Tales of One City: Unequal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to COVID-19 by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Wuhan, China”, International Chinese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ICSA), Hong Kong
2020.11, Yao Lu and Xiaoguang Li, "Underplaced and Penalize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Education-Occupation Mismatch as Sources of Racial/Ethnic Inequality among Highly-Educated U.S. Workers", QMSS Seminar in Columbia University (Invited Talk), Inequality Workshop in New York University (Invited Talk), and CASER meeting in HKUST.
2020.04, Yao Lu, Xiaoguang Li, “Underemployment and Wage Inequality by Racial/Ethnic and Nativity among Highly-Educated U.S. Workers”,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PAA), Washington, DC
2019.08, Xiaoguang Li, Xiaoxian Guo, “Dynamics of Social Capital in Urban China, 1999 to 2014: An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 International Chinese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ICSA), New York, NY
2019.08, Yao Lu, Xiaoguang Li, “Underemployment as a Source of Racial/Ethnic and Nativity Wage Inequality Among Highly– Educated Work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ISA-RC28), Princeton, NJ
会员参与
2018-2019,美国社会学会
2019-2022,美国人口学会
2018-2021,国际华人社会学会
2022-2024,国际社会网络分析协会
审稿服务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ASR, SSCI Q1)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CSR, SSCI Q1)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 (JCS)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PSP, SSCI Q1)
社会学评论(CSSCI)
教育与经济(CSSCI)
教学、讲座、助教经历
教学经历
《组织社会学》,本科生课程,本人主讲
《社会研究方法》,本科生课程,本人参与
《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本科生课程,本人参与
《高级社会学定量分析方法》,硕博生课程,本人参与
《中国当代社会概论》,留学生课程,本人参与
讲座经历
2020.10 华东政法大学,“劳动力市场中的教育失配:发生比例、变迁趋势与收入差异”
2021.07 上海大学,暑期班,“从学校到职场:高学历者的教育失配和劳动力市场后果”
2021.05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数据处理提升系列讲座(8讲)”,主讲
2021.10 空军军医大学,“中介效应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选择与应用”
助教经历
2019.07 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班,助教总负责
2019.01 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STATA软件介绍和分层模型原理”,主讲
2018.02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Seminar课程,“移民和发展”(Yao Lu主讲),助教
2018.07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暑期交流课程,“R软件应用”(Yao Lu主讲),助教
2017.07 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班,“STATA应用”(郭小弦主讲),助教
2016.07 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班,“多层次模型”(梁玉成主讲),助教
荣誉与奖励
2023,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B类)”
2023,西安交通大学“十大学术新人”
2022,西安交通大学“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A类)”
2021,陕西省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20,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8,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7、2015,国家奖学金(2次)
2017—2019,西安交通大学学业奖学金,特等奖
2016、2015,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三立杯”学术竞赛,一等奖
2015,第十一届社会网及关系管理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奖
2013,第三届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论坛,优秀报告奖,颁发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3,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项目展示,颁发单位: 教育部、科技部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