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课程编号: C05242

课程类型: 工程科学

学时: 72(其中讲课62,实验10)
学分: 5

适用对象: 自动化专业、信息工程专业、教改班、学硕连读班

先修课程:《复变函数》、《线性代数》、《模拟电子学》、《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
使用教材:1.自编教材
 2.周其节主编《自动控制原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自动控制原理”是我校信息工程专业、教改班、学硕连读班的工程科学课。通过学习自
动控制原理,要求学生掌握用频域法、时域法、根轨迹法及状态空间分析法来对控制系统的稳
定性、瞬态性能及稳态性能进行分析的方法。并能根据期望的性能指标对系统进行校正。
二、教学基本要求:
 1、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
 2、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及各种数学模型之间的转换。
 

3、从稳定性、动态响应、稳态响应三个方面来描述控制系统的性能。

 4、分析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法和状态空间分析法。
 5、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 介绍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1-3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控制系统进行分类;
 1-4 介绍控制理论发展简史和所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
 2-2 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求法;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2-3 结构图的组成及其等效变换。
 2-4 信号流图的组成和梅逊增益公式。
 2-5 状态的定义、状态空间描述的建立方法。
 2-6 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描述之间的相互转化。
 2-7子系统串联、并联和反馈联接后组成的组合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和传递函数。
 2-8 状态空间描述的非唯一性;动态方程的对角线标准形和约当标准形。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典型输入信号和瞬态过程的性能指标。
 3-2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3-3 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性能指标;带有零点的二阶系统。
 3-4 超调量产生的原因;比例微分控制及速度反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5 高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闭环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主导极点的概 念。
 3-6 稳定的基本概念;劳思稳定判据。
 3-7 稳态误差的定义;给定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扰动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的幅值条件和辐角条件。
 4-2 绘制根轨迹的十一条法则,举例说明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4-3 绘制参量根轨迹的方法。
 4-4 增加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以及系统性能的影响。
 4-5 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稳定性、瞬态性能和稳态性能的方法。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5-1 频率特性的定义。
 5-2 典型环节的极坐标图;控制系统极坐标图的绘制方法。
 5-3 对数坐标系;典型环节的对数坐标图;控制系统的对数坐标图;对数幅频特 性和对数相频特性之间的关系;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
 5-4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内容、应用及推广应用;奈氏判据在对数坐标图中的应 用。
 5-5 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的概念。
 5-6 * 闭环系统频率特性及性能分析;等M园图和等N园图。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6-1 状态方程的求解;矩阵指数函数的计算。
 6-2 能控性的定义和判别方法。
 6-3 能观测性的定义和判别方法。

第七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

 7-1 超前网络特性及在频率特性上进行相位超前校正的方法。
 7-2 利用状态反馈来进行极点配置的方法。
四、实验环节(10学时)

实验一 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研究。 2学时

实验二 典型线性环节的模拟。 2学时
实验三 控制系统频域特性的研究。 2学时
实验四 控制系统根轨迹图的研究。 2学时
实验五 控制系统控制特性的研究。 2学时
五、学时分配表(62学时)
内 容参考学时
1

绪论

2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7
3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12
4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法

7
5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13
6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7
7控制系统的设计4
 
 
 
 大纲制定者:杜行检 张爱民
 

大纲审定者:姚燕南

 

大纲批准者:阎鸿森

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适应专业班级:自动化、信息工程
任课教师:
系主任:
 
 
周次节次教学环节内 容课内学时自学时数备注
 1讲课第一章 绪论2  
   

§1-1 控制理论发展简史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1-3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

   
   

§1-4 控制原理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8  
 2讲课

§2-1 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及线性化

2  
 3讲课

§2-2 传递函数

2  
 4讲课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1  

 
  

§2-3 结构图

1  
 5讲课结构图的等效变换2  
 6 

§2-4 信号流图与梅森增益公式

2  
 7讲课

§2-5 状态的定义、状态空间描述的建立方法

2  
 8讲课

§2-6 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描述之间的相互转化

2  
 9讲课

§2-7 组合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和传递函数

2  
 10 

§2-8 状态空间描述的非唯一性;动态方程的对角线标准形和约当标准形

2  
   第三章节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12  
 11讲课

§3-1 典型输入信号和瞬态性能指标

2  
   

§3-2 一阶系统瞬态响应分析

   
 12讲课

§3-3 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瞬态性能指标;带有零点的二阶系统

2  
 13讲课

§3-4 超调量产生的原因;改善二阶系统性能的方法;高阶系统

2  
 14讲课

§3-5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和代数稳定判据

2  
 15讲课

§3-6 稳态性能分析

2  
 16 

习题课

2  
   第四章 根轨迹法6  
 17讲课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2  
   

§4-2 根轨迹作图法则

   
 

18

 

绘制根轨迹举例

1  
  

讲课

§4-3 参量根轨迹

1  
 19 

§4-4 增加另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1  
  讲课

§4-5 根轨迹分析

1  
   第五章 频域分析12  
 20讲课

§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  
   

§5-2 极坐标图

   
 21讲课

§5-3 对数坐标图

2  
 22 

绘制极坐标图和对数坐标图举例

2  
 23 

§5-4 最小相位系统

1  
 24讲课

§5-5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3  
 25讲课

§5-6 稳定裕度

2  
   

§5-7 闭环系统频特性及性能分析

   
   第六章 状态空间分析法8  
 26讲课

§6-1 系统的时间响应

2  
 27讲课

§6-2 状态转移矩阵和时间响应的离散时间估计

2  
 28讲课

§6-3 系统的能控性

2  
 29讲课

§6-4 系统的能观测性

2  
   第七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4  
 30讲课

§7-1 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2  
  讲课

7-2 频率特性的相位超前设计

   
 31讲课

§7-3 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