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

分享到:
“北大人”难做
发布者: 赵炜 | 2008-12-18 | 974
     三十年代,北大老校长蒋梦麟先生在送给即将毕业的北大同学《临别赠言》中有一段很精彩的寄语,这段寄语被班长贴在校友录的首页,意在告诫每一位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

    诸君离学校而去了。在社会上立身的困难,恐怕比在学校里求学还要加甚。若非立志奋斗,则以前所受的教育,反足以增加人生的苦恼,或转为堕落的工具。这是诸君所当特别注意的。事业的成功,须经过长时间的辛苦艰难——成功的代价,走过了许多荆棘的路,方才能寻获康庄大道。立志是砍荆棘斧斤,奋斗是劳力。万不可希望以最少的劳力, 获最大的成功。

    初读此段文字,只晓得“奋斗”二字,并没有领会到其他意思。若仔细品味,蒋先生这段话的旨意更在“立身”二字上。奋斗固然可贵,但立身的困难尤甚。以此多少亦可见出老校长对北大学子的深切关心。做人难,做北大人更难。已有不少毕业的校友,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记得张健老师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一个北大人是很不容易的。你做得极为出色,在他人眼中总以平常视之——他(她)是北大的,应该的;若你偶遇挫折,或者失败翻船,立刻便会引起别人的啧啧声——还北大的呢。”当时听老师说起,心里很是奇怪。但现在想想,确实有很多道理。
    北大有自己的精神气度,她不仅仅是一所高校,更可视作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无数的学子,都有一个美丽的“北大梦”。难怪有人开玩笑说:“北大是皇帝的女儿,人人都想上。”话是俗了点,但很能说明问题。北大是一种精神的铸造,她汇聚了知识分子的所有操守——激情而又傲慢、自由而又清高。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有的北大人都被社会贴上了这种标签。无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别人眼中总有一个预设的先入之见:他(她)真傲慢。一个北大人很难摆脱这种偏见。毕竟能上北大的学子是少数,很多人甚至连高等教育的机会都没有。当一个人无法满足自己内心欲望的时候,只会采取两种心态:或者对原来的那个理想持完全贬斥否定的态度;或者走向自卑的一路。我想前者占多数。北大人立身的尴尬有一部分正源于此。所以我总是觉得,是社会的普遍心理造成北大人的这种矛盾的地位。作个比喻,是社会把北大举得很高很高,同时又是社会让很多北大人感觉非常尴尬。但有一点必须说明,我想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总有清净持守的一面,北大把保持人格的独立与自由这个基因遗传给他所有的孩子。这一点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记得我刚考上北大的时候,不经意间惹闹了一个朋友。他说想和我一起吃饭送送我,我没搭理他,弄得他很不舒服。我确确实实没有听到他对我说一起吃饭的事。他随后说了一句让我很难过的话:“不就考上北大了吗,别瞧不起人!”我的心里别扭极了,也不知说什么好。虽然事情过了很多年,但心里总有些不安。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考上北大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上天对我的努力有所回报,有个更好的机会去读书深造。我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很传统的,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教育我做人要谦虚,我始终按照她的教诲去做一个谦虚的人。在上博以来,每天坚持读《四书》,读《论语》,谨记谦虚的重要性。但在现实的生活中,被冠以“傲慢”的名称仍是常有的事。
    请社会给北大松绑,也请所有的人能以平常心来看待每一个北大学子。
News List
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