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选导师

  • 大牛导师(譬如院士、领域大拿等大教授)有充足的实验条件和研究资源供学生开展研究,跟着大牛能够有更好的平台、更多的机会。但是大牛导师往往很忙,实际指导工作一般由年轻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担任。
  • 普通导师(譬如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在技术研究上,更容易做到参与实验、亲自指导。这类老师处于事业上升期,动力强、干劲足,对学生的指导更细致、全面。
  • 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导师和学生臭味相投,研究生阶段才能融洽相处,在友好的氛围中共同钻研和进步。报考前一定要事先跟导师联系,相互了解;并且向导师课题组的同学了解该课题组研究方向和技术特色。

2、研究生阶段的修炼升级

“研究生研究生”,就是要解决还没解决的问题。导师交到你手里的研究工作,他/她自己肯定也没有现成答案,需要你在导师的指导下发挥创造性思维去解决问题。具体升级过程如下:

  • 初级(导师教你):导师指导你了解技术现状,确定技术方案,引导你进行分析、设计和基础实验,你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实践,有困难了跟导师沟通交流。这一阶段类似于导师布置作业、你完成作业、导师批改作业
  • 中级(你和导师一起学):经过初级修炼,你已经明确要干什么、大致怎么干,这时候你应该放手去干。在干的过程中会遇倒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自己先想办法解决(查文献、泡图书馆,甚至百度、b站、知乎、淘宝都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研究方案。实在解决不了,去找导师,一起探讨解决方案。这一阶段类似于这个题我不会做,导师以前也没做过,我们一起讨论着做
  • 高级(你教导师):经过中级修炼,你已经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具备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这时候主观能动性是最好的老师,它引导你去思考研究中遇到的那些痛点和难点,你自己提出方案,导师从经验的角度帮你评估可行性;你进行创造性研究和实验,最终解决问题甚至取得意外收获。通过在研究过程中的不断探讨交流,你带着导师一起get新技能、拓展研究方向。

3、我是什么样的导师

  • 你正好想学,我正好肯教。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作为老师的一份荣耀,我愿尽心尽力指导好每一个学生。我带的学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典型案例:所指导的王**同学,博士第一年即发表SCI论文2篇;龚**同学,硕士期间发表SCI论文1篇;鼓励组内同学参加本领域高水平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龚**同学在2019 IEEE国际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术会议中荣获口头报告二等奖,葛**同学在2018第十五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中获优秀论文奖。下面展示的是我和学生一起实验和修改论文的情况。

               

                           车削力传感器测试现场                                              学生的论文一点一点批注                       某项目现场验收完,拎着我们烧红到变黑的传感器            项目验收后顺便逛个街(疫情期间真萧条)

  • 热爱生活,把握时间。这是我对自己和对学生的要求。上班时间就应该合理安排时间,抓紧时间开展研究工作,追剧、聚会、逛票圈就免了。下班和周末的时间,逛街、爬山、健身都可以安排上。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不辜负岁月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