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庞加光 学 位:英语语言文学博士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办 公 室:外文楼A803;创新港5-5099 E-mail: jiaguang#mail.xjtu.edu.cn
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认知对比语言学、认知批评语言学;汉语论元结构、虚词和词类研究;语料库驱动的第二语言(英语/汉语)习得研究;认知翻译批评研究
姓 名:庞加光 学 位:英语语言文学博士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办 公 室:外文楼A803;创新港5-5099 E-mail: jiaguang#mail.xjtu.edu.cn
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认知对比语言学、认知批评语言学;汉语论元结构、虚词和词类研究;语料库驱动的第二语言(英语/汉语)习得研究;认知翻译批评研究
学术经历: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外国语学院语言认知与行为研究所副所长。2002年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在2012-2017年间两次赴美国匹兹堡大学访学,从事语料库语言学、计量语言学学习与研究。
学术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项、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校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项及校级项目多项;在《当代语言学》、《外国语》、《现代外语》、《语言教学与研究》、《外语教学》等语言学类CSSCI核心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合作出版专著1部。
学术兼职: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外语类期刊匿名审稿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学术桥学术人才评审。
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认知句法学,理论语言学;认知对比语言学、认知批评语言学;汉语论元结构、虚词和词类研究;语料库驱动的认知研究;基于构式语法的二语习得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外语教学研究;认知翻译批评研究。
研究兴趣:包括认知构式语法视角下的语言本体研究;构式与语篇的互动研究,基于使用的语言学研究;汉英语言认知对比;认知视角下的语言批评或语言生态批评研究。当前的兴趣包括汉语小句结构、完句、被动句、离合词、施受可逆句、名词谓语句、动词拷贝句、动词的虚化或主观化等涉及的理论问题与认知机制;不同语言的句式、构词认知对比研究;不同语篇(广告、新闻、环保等)的认知批评或认知生态批评研究。
招收方向:
(1)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学术硕士研究生)
(2)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3)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4)欢迎国内高校同仁访学研讨与合作(认知语言学、认知句法学等方向)
报考说明:
(1)欢迎对相关领域有兴趣且希望提高自身素养与学术水平及思维能力的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外国语言文学、国际中文教育)。方向包括:语言本体、语言对比(日汉、汉英等)、语言的认知机制(转喻、隐喻、概念整合等)、语义学、语用学;大数据下的语言分析、语言的认知批评或生态批评(新闻、媒体、广告、网络等)、认知翻译批评;汉语语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偏误分析等。
(2)欢迎具有一定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或理论语言学基础的硕士研究生或青年教师申请博士研究生。方向包括:认知句法学、理论语言学、汉外认知对比等。
(3)如有报考/申请/访学意愿,请通过邮箱与我联系(可随附个人建立或已发表或本人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等)。
(4)请参看“语言八卦”栏中的课程、书籍及其他资料了解学习与语言及语言学相关的问题和研究。
教育经历:
2016.6-2017.1 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匹兹堡大学从事统计与测量研究
2009.9--2014.12 就读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方向:理论语言学、认知句法学
2012.7--2013.1 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匹兹堡大学从事语言学中的量化、评估与测量研究
1999.9--2002.4 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英语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方向:应用语言学
1995.9--1999.6 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科技英语系,方向:科技英语
教授课程:
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
认知语言学(外国语言文学 学术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
本课程是对认知语言学诸多流派的梳理以及对认知语言学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的基础性介绍。课程内容主要是以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为切入点,系统阐发典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与转喻理论、图形与背景理论、框架语义学、构式语法、心理空间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及关联理论,对语言中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各层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揭示语言与认知、语言与心智等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瞄准当前语言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寻找新的研究突破口。教材选用以选课学生水平而定。
备注:使用教材:David, L.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PDF下载),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参考教材: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PDF版本下载),2nd Ed. Friedrich Ungerer and Hans-Jörg Schmid, 2006(Longman, 外研社);Evans, V. & M. Gr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PDF下载),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理论语言学(外国语言文学 博硕贯通学位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句法理论课程,选用教材为Think Syntactically: A Guide to Argumentation and Analysis (Haegeman 2006),Construction Gramma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nglish (Hilpert 2014),主要讲解认知句法学,即如何在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看语言知识的组织、习得及使用,内容涉及到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的核心思想与问题,旨在通过阅读最前沿文献,领会认知句法理论的基本思想,为论文发表及大论文撰写打下理论基础。教材选用以选课学生兴趣与方向而定。
备注:使用教材:Construction Gramma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nglish (Hilpert 2014)(PDF下载); Think Syntactically (Haegeman 2006)(PDF下载)
参考教材:Syntax: 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 (Radford, 1997) (PDF下载)
汉语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 专业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汉语语言理论的基础课程,课程目标包括:(1)理解设计汉语语音(字/词关系)、词法学(词/短语/成语等结构及语义特征)、句法学(词类、句式、主语/话题、时制/语态/情态、句法/语义分析等)、修辞学等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汉语语言的主要特点;(2)掌握汉语语言的基本分析方法,了解主流语言学理论(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下对汉语语言的基本观点;(3)培养学生就汉语语言现象进行基本的描写、分析与论证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批评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以指导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与研究。
。
本科生课程:
托福强化(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课程)
语言与认知(英语专业本科生选修课程)
国际合作与跨学科研究:
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Chuang Wang教授、宾州州立大学Ning Yu教授、Xiaofei Lu教授长期合作,在语言、认知、文化与数据分析、语言统计与计量等领域进行跨学科研究。
杜丽华(2022级硕士):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问题研究
基于使用的语言学路向的核心理念是把语言的具体使用和语言知识的心理组织结合起来,这为从大规模语料的角度去发掘语言知识的结构、组织从而探究涉及语言习得的根本问题带来了可能性。这些议题包括:如何从大规模语料中去揭示动词的多义性、虚词的多义性、动词和语法构式的关系等等的习得问题。这是一个宏大的方向,涉及太多问题都值得以实证的方式深入研究。
章一凡(2021级硕士):基于认知语法的翻译批评模型研究(毕业)
翻译的核心是意义,翻译批评是对多个译文文本的评价。认知语法对意义有系统的诠释和看法,如何把认知语法的理论应用到翻译批评,并对同一作品的多个译文做出客观评价,是这个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贾静怡(2020级硕士):离合词的认知研究(毕业)
汉语离合词不论是对对外汉语教学还是对语言学理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它的问题在于,顾名思义,很多汉语的词汇可离可合,比如“帮了一天忙” vs. “*帮了一天助”。在理论上,一个词怎么可以拆开来用(比较英语等其他语言)?里面涉及怎样的认知机制?具有怎样的限制?在教学上,这样的词怎么教给留学生?告诉学生怎样的规律?尽管相关讨论不少,但是,这些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
张晋敏(2019级硕士):“有VP”的认知研究(毕业)
汉语“有”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动词。我们可以说,“有钱”、“有人”。但是,一种新的用法是我们还可以说“有VP”如“去过美国”。当然,表面上看,这是受到英语的影响,但是,英语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或者说,这种新的用法仅仅是受到英语的影响吗?它如何可能?其中的认知机制是什么?值得关注。这也关系到汉语实词虚化的问题。在认知层面,这是一种主观化现象,具体如何展现这种主观化现象,是论文的核心内容。
田静萱(2018级硕士):汉语被动“给”的认知基础研究(毕业)
汉语被动句原本就很复杂(我被自摸了;张三被杀了父亲等等)。更复杂的是,汉语双及物动词“给”还可以替换“被”表达被动的意义,比如“小张被打了。”“小张给打了”。这种用法非常特殊,因为英语等其他语言并不存在这类现象。这带来的问题是:这何以可能?从认知的角度给出被动“给”的概念结构并揭示出该用法的认知动因,对于我们认识汉语很有意义。
李子一(2014级英德方向)选题:流行语“大写的人”(毕业)
“大写”原本指字母大小写,汉字没有大小写;而“人”作为汉字不会有大小写之分。用“大写的”修饰“人”明显不合常理。而认知语言学需要解释那些看似不可理却又合理的语言现象背后所隐藏的认知机制。李子一的毕业论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基本上理清了“大写的人、“大写的尴尬”、“大写的幸福”等等表达成立的认知动因,当然这还需要深入讨论。
曹欣(2014级英德方向)选题:移就“快乐的星期天”(毕业)
“快乐”原本指“人”,“星期天”不会快乐。传统修辞学称为移就现象。问题是,移就现象为什么能够成立?为什么我们不会说“快乐的桌子”?“悲伤的初五”?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形容词和名词组合在概念上的复杂性。曹欣从语义的百科观和概念合成的角度来分析,大致理清了这个问题的思路。作为毕设应该也算是研究的起步了。